[实用新型]嵌入式电磁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04465.9 | 申请日: | 2008-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5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夏云彪;冯健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云彪;冯健满 |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15/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国平 |
| 地址: | 528427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 电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尤其是一种底壳嵌入支撑橱柜内的嵌入式电磁炉。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嵌入式电磁炉,包括面板、面壳、底壳和风扇,风扇安装在底壳上,底壳与风扇相对的位置有进风孔,底壳上还有散热风孔;面壳上开口处有外折沿板,外折沿板与支撑橱柜的嵌入口处的支撑橱柜面配合支撑;外折沿板的上端面支撑面板。在使用时,需要在支撑橱柜上,设置进风口,散热风出口,造成支撑橱柜结构复杂。安装、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嵌入式电磁炉,它不仅能从支撑橱柜的支撑橱柜面上进风、散热风,使支撑橱柜结构简单,而且安装、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嵌入式电磁炉,包括面板、面壳、底壳和风扇,风扇安装在底壳的上,底壳与风扇相对的位置有进风孔;面壳上开口处有外折沿板,外折沿板与支撑橱柜的嵌入口处的支撑橱柜面配合支撑;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进风件、一散热风组件,进风件、散热风组件分别与面板固定联接,进风件将室内与支撑橱柜、底壳之间的间隙相连通;散热风组件将面壳的内腔与室内相连通;外折沿板支撑进风件和散热风组件。
所述的嵌入式电磁炉,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进风件、散热风组件一体成型构成;在面壳后端有一缺口,缺口处的外折沿板上有通风孔;进风件的进风道与通风孔相通,通风孔与底壳、支撑橱柜之间的间隙相通;散热风组件的出风道与底壳内腔相通。
所述的嵌入式电磁炉,其特殊之处在于:在进风件上及进风件与散热风组件交界处有相通的卡槽,卡槽与缺口处的面壳的壁板配合,壁板的上端插入卡槽内。
所述的嵌入式电磁炉,其特殊之处在于:在面壳的左侧有一缺口,缺口处的外折沿板有通风孔;进风件设置在左侧的外折沿板上,进风件的进风道与通风孔相通,通风孔与底壳、支撑橱柜之间的间隙相通;散热风件设置在面壳的右侧,散热风组件的出风道与底壳内腔相通。
所述的嵌入式电磁炉,其特殊之处在于:在面壳的右侧有一缺口,缺口处的外折沿板有通风孔;进风件设置在右侧的外折沿板上,进风件的进风道与通风孔相通,通风孔与底壳、支撑橱柜之间的间隙相通;散热风件设置在面壳的左侧,散热风组件的出风道与底壳内腔相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电磁炉,还包括一进风件、一散热风组件,进风件、散热风组件分别面板固定联接,进风件将室内空气与支撑橱柜、底壳之间的间隙相连通;散热风组件将底壳的内腔与室内相连通;外折沿板支撑进风件和散热风组件。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在使用时,直接安装在支撑橱柜的嵌入口上,安装、拆卸方便;无需在支撑橱柜上设置进风口,散热风出口,从而简化了支撑橱柜的结构,使支撑橱柜的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面壳与底壳结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进风件、散热风组件一体状态的立体图之一。
图4-2是本实用新型进风件、散热风组件一体状态的立体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状态的局部剖切图。
图5-1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嵌入式电磁炉,包括面板1、面壳2、底壳3和风扇,风扇安装在底壳3的上,底壳3与风扇相对的位置有进风孔31,面壳2的底部与底壳3固定联接;面壳2上开口处有外折沿板21,外折沿板21与支撑橱柜的嵌入口处的支撑橱柜面配合支撑;还包括一进风件41、一散热风组件42,进风件41、散热风组件42分别面板1固定联接,进风件41将室内空气与支撑橱柜、底壳3之间的间隙相连通;散热风组件42将面壳2的内腔与室内相连通,也就是说:散热风组件42与面板1、面壳2、底壳3围成的空间相通;外折沿板21支撑进风件41和散热风组件2。
如图4-1、图4-2所示,所述的进风件41、散热风组件42一体成型构成导风组件4;在面壳2后端有一缺口22,缺口22处的外折沿板21上有通风孔211;进风件41的进风道411与通风孔211相通,通风孔211与底壳3、支撑橱柜之间的间隙相通;散热风组件42的出风道421与面壳2内腔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云彪;冯健满,未经夏云彪;冯健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44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ABS助力同步继动阀
- 下一篇:胎圈钢丝包装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