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省芯自动铅笔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90582.4 | 申请日: | 2008-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49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鑫;黄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一鑫;黄曼 |
| 主分类号: | B43K21/027 | 分类号: | B43K21/0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72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铅笔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省芯自动铅笔所属自动铅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有效用尽铅芯,减少浪费的省芯自动铅笔。
背景技术:
公知,现有的自动铅笔在使用时,铅芯不能完全用尽,每根铅芯的最后1.5cm至2.0cm的铅芯都会由于自动铅笔送芯机构的缺陷而不能使用,而每根铅芯的长度为6.0cm,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铅芯被浪费了,按照每盒铅芯市场价1元计算,每盒铅芯都要扔掉0.25至0.3元,如果我国每个人从小到大只用一盒铅芯,粗略计算下来,扔掉的铅芯价值也在几亿元,这样的浪费实在是耸人听闻。然而铅芯的浪费远远不止这些,所以发明一种节约铅芯的自动铅笔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自动铅笔不能将铅芯完全用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省芯自动铅笔”,它可以将铅芯尽可能用完,以达到节约铅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在现有自动铅笔的送芯机构的送芯过程中做改进,当铅芯用到最后一段时,想办法将其继续送出,即设置一根省芯钉,用以抵住最后一段铅芯,并且改变笔芯固定管夹的结构,保证送芯过程的流畅以及使用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省芯钉,以及改变笔芯固定管夹的结构,可以有效使用最后一段铅芯,克服了普通自动铅笔不能用尽最后一段铅芯的缺点,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同时,改造后的送芯机构增加铅芯的抗折性,能有效防止铅芯折断,提高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节能自动铅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节能自动铅笔的省芯钉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是笔芯固定管夹;2是省芯钉;3是省芯钉滑道;4是容芯管;5是指压伸缩栓;6是笔杆;7是弹簧;8是省芯钉卡槽;9是笔尖头;10是铅芯盒。
附图2中11是省芯钉顶尖;12是省芯钉钉身;13是省芯钉钉冒。
具体实施方案:
本实用新型省芯自动铅笔设置了省芯钉及省芯钉滑道,并且改变了笔芯固定管夹内壁结构,其余部分基本与普通自动铅笔相同。
对于省芯钉,(参考附图2),它设计为包括钉尖,钉身,钉帽三部分,钉身直径与普通铅芯直径相同;钉帽直径比普通铅芯略大,保证当省芯钉运动到省芯钉卡槽时能自动卡住;钉尖侧面为平面,保证铅芯与省芯钉正常接触。
省芯钉的作用(参考附图1)是用来抵住铅芯,当铅芯用至最后一段时,铅芯已经不在送芯机构中,送芯机构输送的是省心钉而不是铅芯,但省芯钉可以抵住铅芯,保证铅芯继续向前送出。
对于省芯钉滑道(参考附图1),它的内径可容纳省心钉顺利通过并设有省芯钉卡槽,卡钉槽内径与铅芯相同,内壁光滑,保证铅芯及省芯钉钉身可以顺利通过,而省芯钉的运动将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笔芯固定管夹内壁设计为具有一定摩擦的表面,首先保证铅芯可以顺利通过;同时,当铅芯使用到最后一段时,铅芯不会滑落,这样可以保证方便的将最后一段铅芯完全使用。
在铅芯正常使用时,铅芯和省芯钉(2)将在滑道里正常运动,并且铅芯尾部与省芯钉钉尖(11)相抵,由于滑道内径的限制,使得铅芯不易折断,当铅芯消耗变得比由送芯机构到笔杆的最前端之间的距离还短时,送芯装置将把省芯钉(2)送出,这时由于省芯钉的钉尖(11)与铅芯相抵,将一点一点将最后一段铅芯送出,直到最后一段铅芯用完,同时,省芯钉(3)也将慢慢沿滑道运动,然而为了防止省芯钉(3)运动出自动铅笔而带来不便,省芯钉钉帽(13)将在省芯钉卡槽(8)处被卡住,这时最后一段铅芯用完,也该重新上铅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顺利的将铅芯全部用完,达到节约环保的目的,为实现节能环保型社会做出有益贡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一鑫;黄曼,未经王一鑫;黄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05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