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式折叠滑行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83394.9 | 申请日: | 2008-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95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 发明(设计)人: | 蔡艾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艾玲 |
| 主分类号: | B62K17/00 | 分类号: | B62K17/00;B62K25/04;B62K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折叠 滑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行器,特别涉及一种可轻松扭动前进且具折叠功能及电力驱动的改良式折叠滑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滑行器如中国台湾省新型专利证书字号M252635“滑行器”,是需靠人体扭动才能使其前进的滑行器,其将扭动把手力量用以转换为前进力量的弹性缓冲元件,所述弹性缓冲元件的是具有双边脚座,且呈垂直站立并相互对应连接;原设计填充于弹性缓冲元件双边脚座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并由锁固元件及弧形垫片水平插入并将其锁紧,使此弹性缓冲元件的脚座在操作时产生惯性弹力,但据一般使用经验看来,此设计一旦经长期操作后,相当容易使从左右两侧插入的锁固元件及弧形垫片,自弹性缓冲元件的脚座松脱,使得所述弹性缓冲元件的功能失效,令使用者扭动所产生的力量转换效力不明显,且所述滑行器的立杆以上部分会因原填充的橡胶弹性不足,而无法在停置时自行站立,常需依托于其他物体上靠置,使得在使用上费时又费力,故甚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源自中国台湾省新型专利证书字号M252635“滑行器”的改良的创作,有感于此滑行器尚未具备较为完善的设计,便着眼于将其改良成一种更为优良的产品,使其不但具备电动行进模式,更将原设计弹性缓冲元件内的橡胶部用优力胶取代,令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人力扭动前进时,更为轻松,同时也能使本实用新型在停置时能自行站立,不需依靠其他物体,此外,一般若是使用完毕后,在本实用新型中,尚有设置一折叠装置,可便于收纳本实用新型时使用,有鉴于此,便持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研究思考经历多次改良,终于研究完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轻松扭动前进且具有折叠功能的改良式折叠滑行器。
依据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良式折叠滑行器,包含有:滑行器本体、弹性缓冲元件及折叠装置。
滑行器本体,其是包含有一立杆,并在立杆顶端设置有可供使用者握持的把手,所述立杆接近底端处设有一弹性缓冲元件,弹性缓冲元件向后方延伸出两横杆,并且在立杆的底端设有一主动轮,主动轮的轴心是朝立杆的前侧延伸有一固定的距离,所述横杆是分别在其后侧设置有载重轮与踏板,两载重轮与踏板之间是具有一固定的间距;
其特征在于:
弹性缓冲元件,是设置于立杆接近底端处与横杆间的连接处,其为两相互对应连接并呈水平设置的脚座,且两脚座是由底部所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所述脚座内部填充有优力胶的弹性材质,且在顶端置有弧形垫片与锁固元件,并通过锁固元件旋锁于脚座底部的连接杆,将弧形垫片以及脚座内的优力胶锁紧及压缩;以及
折叠装置,是设置于横杆与弹性缓冲元件间的连接处,所述折叠装置的构造是包含按压杆、弹性元件及双勾槽片,所述双勾槽片是设置于弹性缓冲元件端,其是分别于下边设有一水平凹槽,侧边设有一垂直凹槽,所述折叠装置的按压杆以及弹性元件构件附设于横杆端,且弹性元件设置接近于按压杆后端,使按压杆前端凸出部得以因弹性元件的反向压力,可适时勾锁于双勾槽片的水平凹槽或垂直凹槽。
本实用新型改良式折叠滑行器,除改良原有设置于立杆接近底端处与横杆间连接处的弹性缓冲元件,同时也在弹性缓冲元件与横杆间加设有折叠装置;所述滑行器本体的弹性缓冲元件,原为一具有双边且相互对应的垂直脚座,且填充有橡胶材质的弹体,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缓冲元件中,同为一具有双边且相互对应但改设为水平形态的脚座,其内部原填充的橡胶材质也是改采优力胶材质,通过改变形体上的设计以及内部填充的材质,由此达成增进弹性及耐用性的改良,使滑行器本体前进所需的扭力减少许多,以及加强所述弹性元件在使用上的寿命,同时也令本实用新型改良式折叠滑行器得以通过较好的强韧性,得以自行站立,无须依托于其他物体,另外还通过折叠装置的设置,令本实用新型滑行器的横杆与立杆间得以由此折叠收纳。
此外,在滑行器本体上,尚可设置有动力装置,其结构包含有控制器,并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至动力油门、电池及驱动马达,当动力装置启动时,控制器接受来自动力油门的信号,并根据所述自动油门的信号强弱,调整自电池供给驱动马达的电能大小,以构成一完整的动力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艾玲,未经蔡艾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33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离合式自动排绳装置
- 下一篇:改进型高精度数控机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