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数码防盗车锁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82523.2 | 申请日: | 200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115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 发明(设计)人: | 顾晋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晋洲 |
| 主分类号: | E05B71/02 | 分类号: | E05B7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37036山西省大***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数码 盗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数码防盗车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弹子式车锁容易被盗开和破坏,是自行车电动车易被盗的最主要原因,也大大挫伤了绿色出行的积极性。所以,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鼓励绿色出行,必须提高自行车电动车的防盗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不易被盗开,方便使用的多功能数码防盗车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数码防盗车锁包括用于锁定车件的插杆式锁扣及固定锁扣的锁头,所述锁头包括有钥匙孔的锁芯,通过弹子机构与锁芯配装的带U形开口槽的锁体,锁体U形开口槽一侧及相邻两侧通过螺钉配装有带紧固螺钉的U形保险盖,锁扣的插杆透过U形保险盖侧臂和锁体上的通孔与锁芯操控的锁舌卡固在一起;锁芯配有一套或两套机械密码锁定机构。如此设计,U形保险盖能大大提高防撬性能。它摒弃了传统的密码和锁分离设计,节省了原材料,本锁密码与钥匙相互作用,二者缺一不能被打开,不易被盗开,方便使用,具有较高的防盗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锁芯制圆形钥匙孔,所述弹子机构为在锁芯外周分布轴向排列的一组或多组;所述密码锁定机构是锁芯外周制有多个在轴向均匀分布的径向盲孔,锁体制有与径向盲孔相对应的多个直径为里小外大的带内凸台的径向通孔,径向盲孔与径向通孔内通过支撑弹簧配装有长度小于径向盲孔与径向通孔长度之合的变径弹子,锁体在径向通孔外侧配有外缘与之相对应的共同滑配在同一轮轴上的多个密码轮,每个密码轮外缘都制有一个或两个深度大于径向盲孔深度的用于容纳变径弹子外端部的弧形壁凹坑,前面第一个密码轮同步连接密码操作盘,第一个密码轮以及其它密码轮依次通过单向挡块相连。如此设计,所述锁芯制圆形钥匙孔,所述弹子机构为在锁芯外周分布轴向排列的一组或多组,有利于提高防盗性能。锁定时,密码轮会抵住变径弹子,使其细端伸入锁芯径向盲孔内,卡住锁芯,使锁芯不能旋转。开锁时,通过按规则旋转密码操作盘,带动密码轮旋转,使所有密码轮的弧形壁凹坑都对准相应的变径弹子外端,使变径弹子细端从锁芯的径向盲孔中退出,从而使锁芯能自由旋转,实现解码。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方便使用。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个密码轮一侧通过配装有指向第二个密码轮的挡块,第二个密码轮通过配装有与一侧第一个密码轮挡块周向重叠,另一侧指向第二个密码轮的挡块,第三个密码轮通过配装有与一侧第二个密码轮挡块周向重叠,另一侧指向第四个密码轮的挡块,依次类推,最后一个密码轮配装有与前一个密码轮挡块周向重叠;U形保险盖侧臂上制有显露密码盘指针和标数的开口,并在同侧有钥匙孔。如此设计,所述第一个密码轮一侧通过配装有指向第二个密码轮的挡块,第二个密码轮通过配装有与一侧第一个密码轮挡块周向重叠,另一侧指向第二个密码轮的挡块,第三个密码轮通过配装有与一侧第二个密码轮挡块周向重叠,另一侧指向第四个密码轮的挡块,依次类推,最后一个密码轮配装有与前一个密码轮挡块周向重叠时,是方便设置密码和打开密码锁,且结构简单,性能可靠。U形保险盖侧臂上制有显露密码盘指针和标数的开口,并在同侧有钥匙孔,方便使用,结构紧凑。
作为优化,锁芯末端制有直径通孔,锁体上制有与之配合的盲孔,直径通孔和盲孔配装有钥匙前端操控的弹子机构。如此设计,锁芯末端制有直径通孔,锁体上制有与之配合的盲孔,直径通孔和盲孔配装有钥匙前端操控的弹子机构,能进一步提高盗开难度和钥匙开锁容易度。
作为优化,直径通孔一边为小孔,另一边为大孔,与大孔相对的大盲孔内通过支撑弹簧配装有弹柱,与小孔相对的为小盲孔,所述直径通孔内套装有长度小于直径通孔的变径弹子,变径弹子的凸台与其细端间距小于锁芯半径与锁孔半径之和;钥匙前端制有与变径弹子细部相配合的槽口,槽口壁前部为坡形。如此设计,钥匙插入前,弹柱会在支撑弹簧作用下压入直径通孔的大孔端,变径弹子细端也会被相应压入小盲孔内,使弹柱及变径弹子细端同时卡住锁芯。当插入钥匙时,钥匙前端坡形槽口壁会通过变径弹子凸台将变径弹子顶起,使其细端退回直径通孔内,解除细端卡固,变径弹子粗端也会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晋洲,未经顾晋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2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进料及收料装置
- 下一篇:全宽电压接触器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