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气发生炉分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73870.9 | 申请日: | 2008-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607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柳富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富献 |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2100山东省聊城市东昌***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 发生 炉分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气发生炉领域,特别是一种煤气发生炉的分煤装置。
背景技术
煤气发生炉是通过煤的气化产生煤气,用于燃烧,清洁干净,热效率高,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煤气发生炉主要由炉体构成,炉体内设燃烧室,炉体的上部为进煤口,进煤口处设置储煤仓,用于向炉体内注煤。由于煤直接进入燃烧室,常常形成煤的堆积,布煤不均匀,影响煤气质量及产气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均匀布煤的煤气发生炉分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煤气发生炉分煤装置,主要包括安装在炉体进煤口处的储煤仓,其特征在于:炉体内进煤口下方设置有二个圆锥台形落煤筒,二个圆锥台形落煤筒上下同心叠放,中间留有一定间隙;其中下圆锥台形落煤筒的上圆开口直径大于上圆锥台形落煤筒的下圆开口直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进煤口进入燃烧室的煤通过二个圆锥台形落煤筒进行分煤处理,使煤分散进入燃烧室,实现均匀布煤。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效果。有效提高了煤气质量及产气量,热效率高,节省燃煤。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1为炉体、2为进煤口、3为储煤仓、4为上圆锥台形落煤筒、5为下圆锥台形落煤筒、6为支架。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煤气发生炉专用分煤装置,主要由炉体1组成,炉体1内部为燃烧室,燃烧室的下部设有进气通道及风帽;炉体1上部开有进煤口2,进煤口2外接储煤仓3。在进煤口2下方的炉体1内设置有一个上圆锥台形落煤筒4,作为一级分煤器;上圆锥台形落煤筒4的上圆开口与进煤口2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作为分煤通道。上圆锥台形落煤筒4的下方设置下圆锥台形落煤筒5,作为二级分煤器;上圆锥台形落煤筒4及下圆锥台形落煤筒5形成上下叠放,二者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作为分煤通道;下圆锥台形落煤筒5的上圆开口直径大于上圆锥台形落煤筒4的下圆开口直径。所述上圆锥台形落煤筒4、下圆锥台形落煤筒5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同心设置,且位于风帽的正上方,便于煤的进入及分散。上圆锥台形落煤筒4及下圆锥台形落煤筒5分别通过支架6安装在炉顶内壁上。
由于上圆锥台形落煤筒4与进煤口2之间以及上圆锥台形落煤筒4与下圆锥台形落煤筒5之间分别留有一定间隙,形成三个分煤通道:
通道一:进煤口2→上圆锥台形落煤筒4内→下圆锥台形落煤筒5内→燃烧室
通道二:进煤口2→上圆锥台形落煤筒4外→下圆锥台形落煤筒5内→燃烧室
通道三:进煤口2→上圆锥台形落煤筒4外→下圆锥台形落煤筒5外→燃烧室
使用时,打开储煤仓3,煤通过进煤口2进入炉体1,首先通过上圆锥台形落煤筒4进行一级分煤,再通过下圆锥台形落煤筒5进行二级分煤,煤从三个通道均匀布散在燃烧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富献,未经柳富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38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工质双循环污泥焚烧炉
- 下一篇:减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