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便携式微型太阳能光伏电站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61045.7 | 申请日: | 2008-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27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 发明(设计)人: | 汪木兰;徐开芸;朱昊;张四弟;邵宇峰;邓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7/00;H02N6/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 |
| 地址: | 211167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便携式 微型 太阳能 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电站,具体说是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微型太阳能光伏电站。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能源日益紧张,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其中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和发展最为迅速。光伏发电系统具有独立供电系统和并网系统两种,便携式微型太阳能光伏电站属于前者,它不与电网相连,一般使用蓄电池作为储能设备,白天或晴天将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夜间或阴雨天再向小功率负载提供电能。其最大优点是能够给海岛区域、游牧地区、野外作业、外出旅行等人员提供应急电能,并且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户外活动时缺乏稳定持续电能供给,各种电器无法充电、供电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可折叠、便于携带的,具有多种形式电压输出的微型太阳能光伏电站。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微型太阳能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可折叠便携式电池板9,太阳能充放电主控制模块M1,与M1相连的LCD液晶显示电路M2、DC-DC转换电路M3、DC-AC逆变电路M4、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及蓄电池充电电路M5、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M6、输出开关继电器电路M7、输出接口M8,其中可折叠便携式电池板9的输出通过电源板输出线8与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及蓄电池充电电路M5相连,DC-AC逆变电路M4的一个输出端和DC-DC转换电路M3的输出端分别与输出开关继电器电路M7对应的输入端相连,同时DC-AC逆变电路M4的另一个输出端与开关继电器电路M7的输出端分别与输出接口M8的输入端相连。
其中,所述可折叠便携式电池板9由若干相互铰接的长条形框座7组成,各框座7上通过线座5固定有太阳能板6,最左右两侧框座7各连有面板10,其中一块外侧面上装有把手1,另一块内侧设有销扣2,同时所述两面板10通过扣合装置3连接在一起;
所述DC-AC逆变器电路M4的PWM2、PWM1与主控制模块M1中U1的16、43脚相连;
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及蓄电池充电电路M5的RL1、BAT1、BAT2、VCC、GND与中央处理器模块M1的RL1、BAT1、BAT2、VCC、GND相连;
所述输出开关继电器电路M7的RL2与中央处理器U1的41脚相连;
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M6的LED2、LED1与中央处理器模块M1中U1的30、31脚相连;
所述输出开关继电器电路M7的Vdc与DC-DC转换电路M3的Vdc相连;
所述输出开关继电器电路M7的Vac1与DC-AC逆变器电路M4的Vac1相连;
所述输出开关继电器电路M7的VdcOut、VacOut1与输出接口M8的VdcOut、VacOut1相连;
所述DC-AC逆变器电路M4的VacOut2与输出接口M8的VacOut2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太阳能的存储与转化,还通过单片机同时对太阳能电池列阵、蓄电池、负载进行监控和管理,利用两个继电器控制太阳能电池充电回路和负载输出回路的通断,从而实现对蓄电池和负载的自动保护功能。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采用了折叠式结构设计的方式,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方便地将光伏电池阵列折叠收藏,便于外出人员的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电路原理图;
图3为可折叠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折叠状态结构图;
图4为可折叠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展开状态结构图;
图5为图4的A-A放大示意图;
图6为可折叠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展开状态右视结构图;
图7为太阳能光伏电池组结构图;
图8为与实用新型相配套的主程序软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线路连接关系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1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手电
- 下一篇:一种硫化镉包覆碳纳米管气敏材料及气敏元件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