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处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58844.9 | 申请日: | 2008-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04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廖怀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怀德 |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7湖南省长沙市雨***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磁性材料来改变水分子氢氧链角度增加活性的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磁性材料活化水分子的饮水装置种类繁多。这些装置的共同特点是采用单一磁性材料,对提高水的质量作用有限,因此,不能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使水增添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矿物质,并提高水分子活性。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水处理装置包括一筒体,筒体内设有网状物将筒体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第一腔室内装有颗粒状生物钙磁,第二腔室内装有块状永磁材料,在筒体的两端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对应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进水管伸入至第一腔室的生物钙磁内,且在管壁上设有若干出水孔;
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为筒体内腔的五分之三和五分之二;
所述生物钙磁由稀土、麦饭石、珊瑚、木鱼石、珍珠、鲍鱼壳、贝壳,经粉碎成500目以上的粉,再用1:100ml的食用盐水浸泡24小时后,搅拌压制成2-3mm的圆形小颗粒,经过300度高的温度进行烧烤精制而成;
所述永磁材料采用钕铁硼材料。
工作原理:
将本实用新型进水管与自来水管相接,水进入第一腔室,再经过网状物进入第二腔室,最后从出水管流出。水流经第一腔室内的生物钙磁时,它将溶解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成分,流经第二腔室内的永磁材料时,在磁场的作用下,可以改变水份子氢氧链的角度增加其活性,使得从出水管流出的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矿物质,并具有较高的活性。经本装置处理后的水可以经后续设备如中空纤维超滤器过滤与净化、紫外线消毒杀菌后就可直接饮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的材料提高水的质量,使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矿物质,并具有较高的活性。
经本装置处理的水能促进人体细胞新陈代谢,活化细胞;促进血液循环,显著改善微循环状态;调节血压,消肿,镇痛,抗炎;增强人体免疫力,消除自由基,延缓衰老;镇静安神,消除疲劳,促进睡眠;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胆固醇;激活了生物大分子的活性,从而发挥生物大分子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等活动的功能,有利于机体机能的恢复和平衡。促进和改善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具有消炎、消肿的作用。调整血液的酸碱度,使之为弱碱性,碱性离子具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血管中胆固醇形成胶体而分散,减轻血液的絮凝、降低血压。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一不锈钢筒体4,筒体4内设有不锈钢网格6将筒体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为筒体内腔的五分之三和五分之二,其中第一腔室内装有颗粒状生物钙磁5,第二腔室内装有块状永磁材料7,在筒体4的两端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对应分别设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8,进水管3上设有套管2,用于与自来水管1连接。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见图2,它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进水管3伸入至第一腔室的生物钙磁5内,且在管壁上设有若干出水孔9,用于布水,使水能更好地与生物钙磁5接触,有利于微量元素、矿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所述生物钙磁由稀土15%、麦饭石15%、珊瑚10%、木鱼石15%、珍珠10%、鲍鱼壳15%、贝壳20%,经粉碎成500目以上的粉,再用1:100ml的食用盐水浸泡24小时后,搅拌压制成2-3mm的圆形小颗粒,经过300度高的温度进行烧烤精制而成。
所述永磁材料采用钕铁硼材料,可形成10000高斯的N、S磁化相应器,作用于水时可把凝结成一团的水分子拉开,将水分子氢氧链角度从104.5度拉直成165-170度的活性水。本装置所处理的水PH值达为7.2-7.7、含氧量是一般水的1.5-2倍,是一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水分子小、富含活性氧、PH值呈弱碱性、能激活人体内在细胞的能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怀德,未经廖怀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8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