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排水式倒流防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50755.X | 申请日: | 200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16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季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龙阀门厂 |
| 主分类号: | F16K15/18 | 分类号: | F16K15/18;F16K15/02;F16K27/00;F16K31/12;F16K4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筱梅 |
| 地址: | 200062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排水 倒流 防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管管网的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内置排水式倒流防止器。
背景技术
倒流防止器是一种严格防止回流污染的双级止回阀门,通常安装在生活饮用水管道与非生活饮用水管道之间连接的管道上,主要保护其前端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免受后端非生活饮用水的回流污染;倒流防止器均采用双级止回密封装置和中间阀腔上自动排水装置的结构,在回流状态下,产生中间阀腔的低压隔断,从而阻断密封失效引起的回流污染;现有技术中的倒流防止器,其两个止回装置和排水器装置,均采用相互独立的多零件结构,此种结构形式存在的问题是:①结构复杂,体积大;②容易漏水,故障率高;③制造成本高,安装费用大;④流通阻力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内置排水式倒流防止器,它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故障率低,体积小,流通阻力小。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置排水式倒流防止器,特点是它包括阀体、阀盖,所述的阀体呈圆筒形,其两端分别设有进、出水口,进水口上设有阀座,阀体内固定有导套,导套外侧为中间腔,内侧设有一级阀瓣;出水口内设有与一级阀瓣轴向衔接的二级阀瓣;阀体上一侧设有两检测口、一侧设有排水出口,阀盖与进水口螺栓连接,其连接处设有隔膜片,阀盖、出水口上分别设有接头。
所述一级阀瓣为中间设有隔板的圆筒状,其一端设有呈凸台的密封面、另一端设有呈坡口的密封面。
所述阀盖一端设有阀座,其内设有滤网,一侧设有检测口。
所述二级阀瓣为圆柱杯状,其杯底中部设有通孔,外侧与端面分别设有密封圈。
所述出水口端的接头内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于二级阀瓣内。
所述隔膜片为圆盘状,其中心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密封性能可靠,故障率低,体积小,流通阻力小,防止回流污染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1、阀盖5,所述的阀体1呈圆筒形,其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11、出水口12,进水口11上设有阀座17,阀体1内固定有导套13,导套13外侧为中间腔25,内侧设有一级阀瓣3;出水口12内设有与一级阀瓣3轴向衔接的二级阀瓣4;阀体1上一侧设有两检测口14、15、一侧设有排水出口19;阀盖5与进水口11螺栓连接,其连接处设有隔膜片6,隔膜片6为圆盘状,其中心设有通孔;阀盖5、出水口12上分别设有接头18,阀盖5内设过滤网51。进水口11上的阀座17它的内侧与中间腔25相通,外侧通过阀体1上的排水出口19与大气相通,出水口12内二级阀瓣4的后端连接出水接口18,在二级阀瓣4与出水接口18之间设置弹簧43,弹簧43的一端固定于二级阀瓣4内。一级阀瓣3为中间设有隔板的圆筒状,其一端设有呈凸台的密封面31、另一端设有呈坡口的密封面32,隔膜片6与一级阀瓣3的密封面31和阀盖5后端的阀座52组成一级密封,将进水腔11与中间腔25分隔开。阀瓣4为圆柱杯状,其杯底中部设有通孔,外侧与端面分别设有密封圈41、42,密封圈42与一级阀瓣3的密封面32组成二级密封,将中间腔25与出水腔12分隔开,二级阀瓣4依靠外侧密封圈41与阀体1密封,阀盖5上设置检测口16,中间腔25的阀体1上设置检测口14,在出水腔12的阀体1上设置检测口15,检测口14、15、16上分别设有球阀21。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进水口11的介质压力大于出水口12时,介质正向流动,压力介质从进水口11经过滤网51、阀座52、隔膜片6,推动阀瓣3、阀瓣4克服弹簧43的阻力向出水口12方向移动,使得隔膜片6与一级阀瓣3的密封面31分离,在隔膜片6与一级阀瓣3之间形成一个流水通道,使压力介质进入中间腔25,隔膜片6在与密封面31分离的同时与阀体1内的阀座17贴合并密封,使排水出口19关闭,压力介质不能从中间腔25进入排水出口19,当一级阀瓣3被推动到位后,中间腔25内的压力介质继续克服弹簧43的阻力,推动二级阀瓣4继续向出水口12方向移动,使得二级阀瓣4脱离一级阀瓣3,在一级阀瓣3的密封面32与二级阀瓣4的密封圈42之间形成一个流水通道,压力介质进入出水口12,经出水接口18到下游管道,实现介质的正向流通。反之,当出水口12的压力大于进水口11时,出口压力介质从出水口12逆向进入,弹簧43在出口介质的压力下,快速推动二级阀瓣4和一级阀瓣3向进口方向移动,使二级阀瓣4与一级阀瓣3贴合并密封,同时继续推动一级阀瓣3向隔膜片6贴合并密封,使得隔膜片6离开阀座17,这时隔膜片6的两侧分别与阀座52、密封面31贴合并密封,使中间腔25内的压力介质经排水出口19排放到阀体1外,有效地阻止了介质的逆向流通,而且在密封圈41密封失效时,它都能将所泄漏的介质汇入中间腔25,经排水出口19排出,有效防止了对进口水质的回流污染。检测口14、15、16上的球阀21,用于检测中间腔25、出水口12、进水口11内的介质压力状态,过滤网51用于过滤从上游方向过来的杂质,减少垃圾卡阻,阀盖5上设有排污口便于检查和清理过滤网51前的垃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龙阀门厂,未经上海上龙阀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07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