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帐篷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45299.X | 申请日: | 2008-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86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崔宽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革新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5/02 | 分类号: | E04H15/02;E04H15/34;E04H15/4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凌 |
| 地址: | 361022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帐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营或休闲用品,尤指一种帐篷。
背景技术
帐篷一般是在野外露营或是各种休闲场合时用于休息之用,而且帐篷都是直接放置于地面上使用的。但是野外的环境,地面凹凸不平不说,潮气还很重,因此都需要帐篷的篷布具有防水防潮的功能。即便如此,人们在野外露营时,还是无法完全阻隔潮气,再加上凹凸不平的地面,使人们躺在帐篷内并不舒服。为此,许多露营者还需要另外准备防潮垫或者充气床,用以放置于帐篷内使用。但是防潮垫的防潮效果有时并不理想,对于不平的地面也起不到舒适的效果。充气床虽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却有充气放气的问题,使用起来较为不便。此外,野外露营要求携带的东西越少越好,这些都增加了露营者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潮的帐篷,且在各种地面环境下都可舒适的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帐篷,包括底部支架,该支架侧边向上延伸有若干侧支杆,篷布则固定在底部支架上方及若干侧支杆之间。
所述的底部支架包括若干组交叉支撑杆组及连接于若干交叉支撑杆组顶部的若干根横支杆。
所述交叉支撑杆组为纵向排列的三组,其顶部两侧则架设两根横支杆。
所述交叉支撑杆组为3×2排列的六组,其上架设三根横支杆。
所述的侧支杆底部固定于上述交叉支撑杆组的底部支脚上,其中段则活动套于该交叉支撑杆组的同侧顶部支脚处。
所述位于两端的交叉支撑杆组底部支脚与同侧横支杆之间枢接有斜支杆。
所述侧支杆底部固定于上述斜支杆上,而其中段则活动套于两端的交叉支撑杆组的同侧顶部支脚处。
所述横支杆由两根短杆组成,并分别架设于两相邻交叉支撑杆组之间。
所述侧支杆为伸缩套杆结构。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底部支架将帐篷的篷布架空在一定高度处,而不是与地面直接接触,因此可完全阻隔地面的潮气;而且,使用者是躺于被架空的篷布内,而不与凹凸不平的地面接触,因此使用起来更为舒适,即使地面的环境复杂多样,也不影响帐篷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帐篷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帐篷支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帐篷支架的收折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帐篷支架的收折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帐篷包括底部支架1,其侧边向上延伸有若干侧支杆2,篷布3则固定在底部支架1上方及若干侧支杆2之间。此种结构的帐篷,由于篷布3被底部支架1架空在一定高度处,而不是与地面直接接触,因此可完全阻隔地面的潮气,而且使用者是躺于被架空的篷布内,而不与凹凸不平的地面接触,因此使用起来更为舒适。
更具体而言,所述的底部支架1(如图2、3所示)包括若干组交叉支撑杆组11及连接于若干交叉支撑杆组11顶部的若干根横支杆12。图中所述实施例设有纵向排列的三组交叉支撑杆组11及连接三者顶部两侧的两根横支杆12,为减少收折体积,所述的横支杆12由两根短杆组成,并分别架设于两相邻交叉支撑杆组11之间。为增加位于两端的交叉支撑杆组11的支撑稳固性,两端交叉支撑杆组11底部支脚111与同侧横支杆12之间枢接有斜支杆13。
所述的侧支杆2底部可固定于上述交叉支撑杆组11两侧的底部支脚111上(如图中位于中间的两根侧支杆2),中段则活动套于该交叉支撑杆组11的同侧顶部支脚112处,为减少收折体积,该侧支杆2可为伸缩套杆结构。
所述的侧支杆2底部也可固定于上述斜支杆13上(如图中位于两端的四根侧支杆2),而其中段则活动套于两端的交叉支撑杆组11的同侧顶部支脚112处。
所述的帐篷支架在收折时,如图4所示,将三组交叉支撑杆组11向内收拢,同时将横支杆12两侧向下弯折,在横支杆12两侧向内收拢并向下弯折的同时,其可带动其上斜支杆13,斜支杆13则拉动两端的交叉支撑杆组11向内弯折(因此斜支杆13还可起来辅助收折及展开的作用),直到所有的杆件都完全向内收拢,再将位于中间的侧支杆2缩为最短,从而将帐篷支架完全收起,如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革新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革新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52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寇蒂斯级工业汽轮机
- 下一篇:使绿化植物具立体效果的新型绿化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