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餐饮用口罩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44503.6 | 申请日: | 2008-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59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吴坤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坤城 |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凤荣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餐饮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罩,尤其涉及一种于烹调食物时配戴的餐饮用口罩。
背景技术
精致与美味的饮食文化是现代人们追求的新指标。讲究食材的多样、技艺的精湛更能增进美食的诱惑,而饮食情境设计以及优雅高格调的布置塑造了浪漫饮食气氛。
为了使精致美食更增魅力、安全与卫生,故在烹调时使用餐饮口罩,能使餐饮工作者对于香气的嗅觉依然保持灵敏,进而创造更安全卫生的精致与美味的饮食。
一般人配戴口罩在于防止外部的灰尘粉末以及脏空气吸入,但厨师在烹调时所使用的口罩则是在避免口沫、汗水、鼻水等污染物掉入食物中。
然而,厨师于烹调时通常使用一般的口罩,虽可阻挡口沫横飞,不过却会影响烹调物的香气于嗅觉上的判断。
为解决一般口罩用于烹调的问题,业者设计了一种现有的餐饮用口罩,如图6所示,其具有一罩体90,此罩体90于鼻子部位设有一棉质纱布91,而成为一整体为平面的口罩结构,且借由纱布91的透气性,供厨师便于判断烹调物的香气。
上述现有餐饮用的口罩于使用时,如图7所示,因人的鼻孔朝下,所以纱布91部分并未直接对应鼻孔吸入位置,故厨师于烹调时由鼻子吸入的香气可能部分由罩体90本身的透气结构吸入,或者由罩体90边缘与脸部形成的缝隙吸入(如图7中,罩体90与鼻梁间所形成明显的缝隙A),以及由纱布91部分吸入,因此厨师于烹调时仍难以精确的判断香气的质与量。
况且,平面的罩体90结构于使用时,一般常有的困扰是滑落的问题,意即当脸部例如说话或嚼食时,由于口罩仅由鼻头顶撑,容易造成罩体90往下滑动,而相对于脸部下滑,使鼻子甚至是口部露出,如此将丧失配戴口罩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餐饮用口罩,其是于烹调时可阻挡口沫、汗水以及鼻水等异物落入食物中,并借其鼻部配合烹调者鼻子的鼻型定位于脸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餐饮用口罩,其特征在于:一罩体,供使用者罩设于脸部的口/鼻位置,并借由该罩体两侧的带体套设于两耳,且该罩体于对应使用者鼻子部位具有一鼻部,该鼻部与鼻型吻合且于配戴时相对凸出于该罩体,而该鼻部于对应鼻孔位置具有至少一透气孔,该鼻部于此透气孔设有一薄型的透气性滤材。
前述的餐饮用口罩,其中鼻部凸出于该罩体且为定型的鼻型构造。
前述的餐饮用口罩,其中鼻部为变形结构,且于配戴时以鼻子撑起而呈凸出的鼻型构造。
前述的餐饮用口罩,其中罩体、鼻部以及滤材是一体成型。
前述的餐饮用口罩,其中鼻部与罩体是一体成型,而该滤材则可相对于鼻部拆换。
前述的餐饮用口罩,其中鼻部可相对于该罩体拆换。
前述的餐饮用口罩,其中滤材是结合固定于该鼻部内面。
前述的餐饮用口罩,其中滤材可相对于该鼻部拆换。
前述的餐饮用口罩,其中罩体于鼻子部位具有一孔,且该鼻部是套设于此孔中,并与罩体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是于烹调时可阻挡口沫、汗水以及鼻水等异物落入食物中,并借其鼻部配合烹调者鼻子的鼻型定位于脸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口罩的配戴示意图
图7是现有口罩的配载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餐饮用口罩,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
一罩体1,供使用者罩设于脸部的口/鼻位置,并借由该罩体1两侧的带体3套设于两耳,且该罩体1于对应使用者鼻子2部位具有一鼻部11,该鼻部11可吻合鼻型且于配戴时相对凸出于该罩体1,而该鼻部11于对应鼻孔21位置具有至少一透气孔13,且该鼻部11于此透气孔13设有一薄型的透气性的滤材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坤城,未经吴坤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4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