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垂钓用水底诱饵盘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0903.1 | 申请日: | 200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94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范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兵 |
主分类号: | A01K97/02 | 分类号: | A01K97/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0030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钓 水底 诱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钓用水底诱饵盘。
背景技术
垂钓运动中,一般都需要先打窝子,即把一定量的诱饵抛入下钓钩的位置,诱使鱼来觅食,实现钓鱼上钩的目的,但目前,一般打窝子的方法都是把诱饵直接抛进水中,这样做有几个弊端,一是诱饵溶解快,不容易形成常时间稳定的窝子,二是手抛准确度不高,经常抛不到位,反而诱鱼离开了下钩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垂钓用水底诱饵盘,以解决传统钓鱼中存在的定位不准,不容易形成稳定窝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诱饵盘、紧扣在诱饵盘上的诱饵盘盖,诱饵盘和诱饵盘盖的形状相适配,诱饵盘盖上设有散饵孔,诱饵盘通过放盘拉绳与放盘杆相连。
本实用新型用在垂钓运动中,在水底形成位置准确长效的诱鱼底窝,然后再抛杆钓鱼,大大提高垂钓乐趣。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诱饵盘和诱饵盘盖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诱饵盘和诱饵盘盖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诱饵盘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诱饵盘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诱饵盘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诱饵盘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诱饵盘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诱饵盘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诱饵盘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诱饵盘的第八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诱饵盘的第九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诱饵盘1、紧扣在诱饵盘1上的诱饵盘盖3,诱饵盘1和诱饵盘盖3的形状相适配,诱饵盘盖3上设有散饵孔4,诱饵盘1通过放盘拉绳8与放盘杆2相连。诱饵盘1和诱饵盘盖3可以折叠。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放盘杆2的两端分别设有杆头滑轮槽10和拉绳手轮9,诱饵盘1上设有拉环6,放盘拉绳8的一端缠绕在拉绳手轮9上,另一端卡在滑轮槽10中并通过滑轮11与拉环6相连,放盘杆2为伸缩式套管套接,诱饵盘1上设有支脚7,诱饵盘1上设有扣件5,扣件5将诱饵盘1和诱饵盘盖3扣合。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图1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诱饵盘1下设有托架12,诱饵盘1活动连接在托架12上,诱饵盘1可在托架12上晃动,以增加饵料的散发。
在图1和图2示出的本实用新型诱饵盘和诱饵盘盖的实施方式中,诱饵盘盖3的纵剖面为“一”字形,诱饵盘1盘口的纵剖面为“一”字形,诱饵盘1的侧壁13为圆弧形。
图3是本实用新型诱饵盘和诱饵盘盖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诱饵盘盖3的纵剖面为凹形,诱饵盘1的纵剖面为凹形,诱饵盘1的侧壁13为圆弧形。
图4是本实用新型诱饵盘和诱饵盘盖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诱饵盘盖3的纵剖面为凸形,诱饵盘1的纵剖面为凸形,诱饵盘1中设有隔板,诱饵盘1的侧壁13为圆弧形。
在图1-图4的诱饵盘和诱饵盘盖的三种实施方式中,诱饵盘1和诱饵盘盖3的形状可以为图5-图13中的圆形或多边形等,图5-图13分别画出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边缘为圆弧过度的六角形、边缘为圆弧过度的长方形、三角形、六角形、菱形、六边形。
使用时,将诱饵放进诱饵盘1内,扣紧诱饵盘盖3,将可伸缩放盘杆2拉开,将拉绳卡入滑轮槽10中,用放盘杆2将诱饵盘1推送到需要位置后,开始摇动拉绳手轮9,诱饵盘1即被放进水中,置于水底,由于水底情况复杂,设置支脚可以使诱饵盘在水中放稳。放稳诱饵盘后,继续放松放盘拉绳8,直到放盘拉绳完全沉入水底,避免被鱼钩挂住。
盘放入水底后,盘中的诱饵溶解并开始雾化,然后通过散饵孔4散放出来,诱使鱼来觅食形成鱼窝,由于饵料在盘内,开始时雾化程度不够,可用放盘杆2上下提拉几次,增加雾化效果。此时,就可以进行抛杆钓鱼工作了。
需要添加饵料或者结束收盘时,先将放盘杆2拉开,并将拉绳卡入滑轮槽,然后转动手轮,将诱饵盘先拉出水面再收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兵,未经范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09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