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能保温袋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04893.4 | 申请日: | 2008-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22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陆思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思烨 |
| 主分类号: | A45C11/00 | 分类号: | A45C11/00;A45F3/46;A47J36/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300浙江省慈溪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能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袋,尤其是涉及一种热能保温袋。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外出旅游携带食品、中药、饮料罐(瓶)、奶瓶等液体饮品,使其经常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这是人们致力于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天气较冷的地区显得尤为需要。为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保温袋,一般都采用防水内层,保温层及外层的结构,但这种结构只能起到隔冷保温效果,用来减少保温袋内的饮品热能损失,从而实现保温作用,以提高饮品的质量指数。这些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保温的问题,但对需要加热或较长时间保温的饮品,效果仍然不尽人意,因此设计一种可以加热增温的保温袋是人们所期盼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既能主动加热增温,又可较长时间保温,而且便于携带的热能保温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能保温袋,包括袋体、控制开关和电源配置,其特征是袋体具有面层和里层的夹层结构,夹层中设有电热膜、温度探头一起连接控制开关与电源配置相接插连接实现电气互联。
所述面层是天然和/或化学纤维组合的织物,其表面涂有防水层。
所述里层是铝箔、锡箔、金属棉或是PVC。
所述袋体上设有袋盖和控制开关,袋盖与袋本体之间通过拉链相连接,控制开关设在袋体外侧。
所述电热膜是由基膜、铝箔导电层或是不锈钢导电层和面膜组合,其电阻值介于2Ω-25Ω之间。
所述电源配置是低压变压器,或是车载电源,或是充电电池组合,输出电压介于3V-36V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热能保温袋具有携带方便,使用简单,防湿耐洗,无污染,它不仅能对袋体内的饮品主动加热增温保温,而且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任意控制,可直接装载食品盒、饭盒、中药、饮料罐(瓶)、奶瓶等需要加热保温的饮品,在较冷的环境中使其长时间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以满足人们外出随时饮用的需要,从而提高人体的健康指数,所以有着很大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袋盖,2、拉链,3、里层,4、面层,5、拉链,6、袋本体,7、电热膜,8、温度探头,9、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热能保温袋,包括袋体、控制开关和电源配置,袋体具有面层(4)和里层(3)的夹层结构,夹层设有由基膜、铝箔导电层或是不锈铜导电层和面膜组成的电热膜(7)同温度探头(8)一起连接控制开关(9)与电源配置接插连接而实现电气互联,控制开关(9)安装在袋本体(6)外侧,电源配置采用低压变压器、或车载电源、也可以是充电电池组合,它们的输出电压介于3V-6V之间的范围,电热膜(7)的电阻值为2Ω-25Ω,启动控制开关(9)导通电源,电热膜(7)将电能转换热能,当温度探头(8)测得设置的温度预定值时,使得电热膜(7)对袋体内的加热温度保持不变,在较冷的环境中,使得袋体内长时间保持在适宜的温度,可直接装载食品盒、饭盒、中药、饮料罐(瓶)、奶瓶等需要加热保温的饮品,以满足人们外出随时饮用的需要,从而提高人体的健康指数,当温度探头(8)测得高于设置的温度预定值时,温度变化信息及时反馈给控制开关(9),控制开关(9)就断开电热膜(7)电源,电热膜(7)就停止工作,温度探头(8)测得低于设置的预定值的时,控制开关(9)导通电源,电热膜(7)又开始工作,按此规律循环工作,为防潮湿与方便清洗,袋体的面层(4)优选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或是天然和化学纤维组合的织物,在织物表面涂有防水层,里层(3)优选导热和保温性好、防湿耐洗的铝箔、锡箔、金属棉或PVC膜,袋盖(1)与袋本体(6)之间采用拉链(5)和拉链(6)连接,以增加袋体的密封性能,减少袋体内的热能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思烨,未经陆思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48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