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大雁板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98086.6 | 申请日: | 2008-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51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 发明(设计)人: | 许小林;张智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小林 |
| 主分类号: | E04D3/26 | 分类号: | E04D3/2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715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大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大雁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薄壁屋面板是目前在各种工业厂房、仓库及大空间公共建筑中常使用的建筑大雁板,它采用专用钢制支架模板在施工现场预制成型,较之传统屋架与屋面板,可省去预制大雁板运输费用施工预制现场场地,不需要另铺设水平地胎模。现有的预应力混凝土薄壁屋面板基本结构多为雁形,板内通常只设置一层板面钢筋,有时不能很好地满足雁板在大雁板制作、张拉、运输、安装及后期使用阶段板横向各种受力情况,安全性能还不够高,在大雁板未形成整体屋面前存在发生板面开裂可能。另外,在雁形板端部小肋通常采用的是矩形断面,这种断面做为板与板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利于提高整体屋面的抗震性能。
可见,现有的预应力混凝土薄壁屋面板在结构上还存在一些有待于改进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大雁板,提高大雁板的安全性能,使大雁板在制作、养护、安装施工阶段更好的抵抗因表面温度应力、板面混凝土收缩徐变、运输安装过程中外力扭矩等因素对大雁板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大雁板,单块板截面呈雁形,大雁板上部的两翼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26.5°±2°,翼板厚度5~6cm,翼板端部设混凝土翼缘小肋,翼缘小肋截面呈梯形,可方便大雁板更好地实现连接,增大板与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并能提高大雁板的抗弯性能。大雁板下部为与翼板浇筑成型为一整体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梁内留置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后张法直管抽拔成型,张拉预应力钢丝不需要大型张拉台座。整个大雁板的宽度3~4米,跨度9~36米。
另外,在翼板板面内纵横方向设置双层冷轧带肋钢筋,上下层双层钢筋是综合考虑了大雁板在制作、张拉、运输、安装及后期使用阶段板横向各种受力情况而设置的,增大了板面横向受力情况下的安全储备。上层横向钢筋的配制也可以同时起到控制抑制板面因温度因素生的温度应力应变,在施工中也可减少板面混凝土的塌落度,确保板面混凝土浇筑质量。
翼板与预应力混凝土梁交接处板面加厚,用于缓和应力集中及脱模方便,并能提高大雁板的整体稳定性。
可见,本改进结构后的预应力混凝土大雁板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安装成型后明显的提高了屋面的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预应力混凝土大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该预应力混凝土大雁板采用专用钢制支架模板在施工现场预制成型,其截面呈雁形,大雁板上部的两翼板1与水平方向夹角为26.565°,翼板厚度50mm,翼板端部设混凝土翼缘小肋2,翼缘小肋2截面呈梯形,厚度120mm。大雁板下部为与翼板浇筑成型为一整体的预应力混凝土梁3,梁内留置后张法预应力孔道4,翼板1与预应力混凝土梁3交接处板面逐渐加厚至81.6mm。翼板1的板面内的纵横方向设置有双层冷轧带肋钢筋5。整个大雁板的宽度3~4米,跨度2980mm。
施工过程中大雁板横向加设间距为3米的临时钢拉杆,在大雁板拼装形成屋面整体后拆除,临时拉杆的作用在于在大雁板为单块状态时,大雁板横向受力与安装成屋面整体阶段时的横向受力情况一致。边跨及伸缩缝处大雁板设混凝土拉杆做永久性保留。
本大雁板正常使用年限为50年,普遍适用于各种工业厂房、仓库及大空间公共建筑。大雁板成型后可采用汽车吊直接安装就位或通过屋面滑移就位,节省安装施工场地。屋面防水层直接与大雁板混凝土基面黏结,也可根据建筑物温度要求加设保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小林,未经许小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80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护眼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