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清洗的豆浆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97933.7 | 申请日: | 2008-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73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川;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A23C11/10;A47J31/00;A47J31/44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红缨 |
| 地址: | 528311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洗 豆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清洗的豆浆机,特别是无网豆浆机的杯体结构,属于豆浆机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豆浆机在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关注,而传统的豆浆机设置了诸如滤网等结构,因此在制浆完毕后存在清洗困难,清洗时间长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420072780.2揭示了一种在杯体7内侧设置扰流凸筋3的豆浆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豆浆机清洗难,清洗时间长的问题。但由于该专利中揭示的豆浆机的扰流凸筋3与杯体底部8相连,因此容易在杯体底部与扰流凸筋结合处形成清洗死角,从而在制浆完成后不易将残留物彻底清洗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清洗的豆浆机。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如下:一种易清洗的豆浆机,包括杯体,安装在杯体内的装有电机的机头、电机旋转轴及安装在电机旋转轴下端的搅拌装置,其中杯体内侧设有一个以上扰流凸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凸筋的下端与杯体内底面有一段距离。
所述杯体呈上大下小的圆锥体,上高下低的扰流凸筋设置在杯体的内侧斜面上。
所述扰流凸筋向杯体内突出的高度不同。
所述搅拌装置是粉碎刀片。
所述杯体底面设有扰流凸块。
本实用新型由于扰流凸筋的下端与杯体内底面有一段距离,制浆完成后杯体底部不会形成死角,因此清洗非常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豆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横截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横截面视图。
图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无关的其它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考图3、4,本实用新型豆浆机包括杯体7,安装在杯体7内的装有电机1的机头2、电机旋转轴4及安装在电机旋转轴4下端的搅拌装置5,其中电机1在豆浆机接通电源后带动电机旋转轴4转动,搅拌装置5是粉碎刀片,其在带动制浆物料旋转的同时也可以粉碎制浆物料,杯体7内侧设有一个以上扰流凸筋3,所述扰流凸筋3的下端与杯体内底面8有一段距离。
为方便出模,杯体7呈上大下小的圆锥体,上高下低的扰流凸筋3设置在杯体7的内侧斜面上。
为达到更好的扰流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扰流凸筋3设为六个,其中三个扰流凸筋32比另外三个扰流凸筋31向杯体7内突出的高度略高;此外,本实施例还在杯体底部8设置了扰流凸块9,从而可达到更好的扰流效果。
参考图4,为图1中杯体沿A-A方向的横截面视图。豆浆机启动后,杯体7内的水在杯体内的发热管6(当然,也可为杯体外的加热装置)的加热下达到预定温度或加热预定时间后,电机1开始工作,刀片5在电机旋转轴4的带动下高速旋转,杯体7内的制浆物料与水的混合物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旋转并形成涡流,制浆物料在旋转过程中被刀片5粉碎,并在杯体7内侧的扰流凸筋3的阻挡下形成紊流,进而有利于制浆物料被刀片5粉碎,从而可达到较好的粉碎效果;更重要的是,由于扰流凸筋3的下端与杯体内底面8有一段距离,也就是说扰流凸筋3与杯体底部8不相连,因此不存在清洗死角,从而清洗更为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79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