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坐姿俯姿新式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94065.7 | 申请日: | 2008-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18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詹自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自然 |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覃业军 |
| 地址: | 5232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坐姿 新式 自行车 | ||
1、坐姿俯姿新式自行车,包括车架(1)、前轮(2)、后轮(3)、前叉(4)、脚踏(5),其特征是:还包括与前叉(4)上端紧固安装的控制前叉(4)转动的坐姿车把手(6)、俯姿车把手(7),坐姿车把手(6)、俯姿车把手(7)各自左右对称设置,俯姿车把手(7)设置于坐姿车把手(6)的前方偏下;并且,在车架(1)后上方设置可作前后移动和调节倾斜度的倾斜鞍座(8),该倾斜鞍座(8)的倾斜的鞍座面朝向车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坐姿俯姿新式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坐姿车把手(6)包括一左右伸展的水平横杆(61),在该水平横杆(61)的两端可以设计呈弧状弯曲的便于手握的后把位(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坐姿俯姿新式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俯姿车把手(7)包括与坐姿车把手(6)的水平横杆(61)紧固连接的向前伸展的前伸杆(71),该前伸杆(71)的前端部设计呈弧状弯曲的便于手握的前把位(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坐姿俯姿新式自行车,其特征是:在前叉(4)上端的高出坐姿车把手(6)的位置设置俯姿胸垫(9),所述俯姿胸垫(9)为一具有弹簧的柔性盘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坐姿俯姿新式自行车,其特征是:在俯姿车把手(7)的前伸杆(71)与坐姿车把手(6)的水平横杆(61)紧固连接的部位设置俯姿肘垫(10),所述俯姿肘垫(10)为具有弹性的柔性盘状或块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坐姿俯姿新式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倾斜鞍座(8)包括鞍座上本体(81)、鞍座下基座(82)及设置在鞍座上本体(81)、鞍座下基座(82)之间的鞍座弹簧(83),预压缩所述鞍座弹簧(83)呈前后位置安装,并且,安装在前部的鞍座弹簧(83)比安装在后部的鞍座弹簧(83)短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叙述的坐姿俯姿新式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设置在鞍座上本体(81)、鞍座下基座(82)间的预压缩所述鞍座弹簧(83)具有4条,前、后部各两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叙述的坐姿俯姿新式自行车,其特征是:预压缩所述鞍座弹簧(83)的上端抵靠鞍座上本体(81)的下侧面,其下端抵靠安装在车架后上端的鞍座下基座(8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坐姿俯姿新式自行车,其特征是:在前叉(4)的左右叉骨的筒体中预压缩安装前叉弹簧(41),前叉(4)的左右叉骨的筒体中的内筒体(43)的下端被穿通,前叉弹簧(41)穿过安装其中并伸出,该前叉弹簧(41)的上下端分别抵靠前叉(4)的左右叉骨的筒体中的内筒体(43)的上端、前叉(4)的左右叉骨的筒体中的外筒体(42)的下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坐姿俯姿新式自行车,其特征是:在脚踏(5)上安装防踏翻钢丝绳前圈(51)、防踏翻钢丝绳后圈(52),防踏翻钢丝绳前圈(51)呈向后弯曲的勾爪形并安装在脚踏(5)的前部;防踏翻钢丝绳后圈(52)呈后方闭合的半圈状并安装在脚踏(5)的后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坐姿俯姿新式自行车,其特征是:在坐姿车把手(6)的后把位(62)的位置及俯姿车把手(7)前把位(72)的位置还安装刹车手柄(11),刹车手柄(11)通过刹车拉线分别与加长力臂一倍的刹车(12)对应连接;车闸皮(131)与车闸(13)的紧固螺钉位于车闸皮(131)的距其车前进方向的端部位置为车闸皮(131)长度的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自然,未经詹自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40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