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果实蝇诱捕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083299.1 申请日: 2008-02-26
公开(公告)号: CN201167528Y 公开(公告)日: 2008-12-24
发明(设计)人: 杜永均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温州医学院健康与环境生态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M1/10 分类号: A01M1/10;A01M1/02
代理公司: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袁忠卫
地址: 315806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果实 诱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杀害虫的装置,属害虫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果实蝇属双翅目的果蝇和实蝇科昆虫,果实蝇分布广泛,可严重危害多种水果和蔬菜,如杨梅、芒果、木瓜、黄瓜等,使种植户蒙受重大经济损失。许多果实蝇是内、外检疫对象,而且是在不能施用化学农药的阶段为害严重,并影响产后储运和保鲜。例如,在杨梅果实硬籽着色之前,果蝇发生少,并不会对其造成危害。但杨梅进入成熟期后,果实变软,香气浓郁,虫果率达60%以上,严重影响杨梅品质和产量,以及产后储藏和保鲜。果实蝇防治十分困难,主要原因是1)繁殖率高,如地中海实蝇一头雌虫经三代繁殖可达215亿头,时间仅需60天。果实蝇的世代历期短、繁殖速度快;2)害虫对农药的抗性强;3)极大部分是弱光性害虫;4)多为杂食性,为害的植物种类及寄主繁多,分布范围广,转主危害频繁。5)实蝇和果蝇的发育温度低。地中海实蝇发育起点温度为12℃,完成一代的有效积温为622日度。如果温度在16-32℃之间,相对湿度在75%-85%之间。果实蝇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气温超过10℃时,就可见到果实蝇成虫的活动。在气温21~25℃、湿度75%~85%条件下,一个世代历期仅4~7天。在田间世代重叠,不易划分代数,各虫态同时并存。6)飞翔能力强,地中海实蝇的飞行距离达3212公里。

由于果实蝇总是在成熟期为害,此时,一般是最不应该使用化学农药的时期,所以必须寻求其他非化学农药的防治方法。目前,果实蝇防治除了对果园除草、将果实成熟前的生理落果和成熟采收期的落地烂果拣尽等生态防治外,完全依赖于化学农药。但采用药剂喷杀,虽然杀了果实蝇,但同时也毒杀了天敌,还有农药残留。由于已进入成熟采收季节,成熟时间短,喷施农药后将直接影响果实的安全性。

化学信息素防治技术具有高选择性、极度敏感、不直接接触植物或果实、对环境完全无害、无抗药性问题等优势。因此,通过开发高引诱活性的化学信息素诱杀是确保安全农产品生产、保护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天敌的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的重要前提。而诱杀技术中,除引诱物活性是基础外,诱捕器的效率也颇为关键。

近年来,已有不少果蝇的诱杀装置的发明,包括多种有果蝇逃逸的诱捕装置,如“诱蝇器”(专利申请号:93108576.4),“蚊蝇诱捕器”(专利申请号:99225349.7),果蝇诱杀瓶(专利申请号:02249655.6)、“瓜果蝇诱捕器的防脱逃装置”(专利申请号:03242521.x),“果蝇诱捕器”(专利申请号200510200197.4)等。

现有这些可用于果蝇的诱捕装置的技术方案设计,设计上虽考虑到如何利用引诱剂将果实蝇诱入诱捕器中,以及如何防止进入诱捕器内的果实蝇逃脱,但装置及防逃设计都较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在农村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果实蝇诱捕装置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零件少、成本低、诱捕性能好的果实蝇诱捕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果实蝇诱捕器,其包括有瓶体,其特征在于另有表面布满多个进虫孔洞的管体和通道体,管体内置引诱物放置支架,管体与透光性好的瓶体连接在一起,在管体与瓶体之间布置有漏斗形状的通道体。

作为改进,所述的瓶体和通道体在管体的两端是对称布置的,提高利用效果。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进虫孔洞在于孔洞的内表面开口比外表面开口面积小,开口为正方形或圆形,使果实蝇一旦进入管体不易向外逃脱。

优选,所述的进虫孔洞在管体表面呈17×4排列。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瓶体和通道体的相邻底面边缘具有等间距分布的多个槽口;管体的底面边缘也具有等间距分布的多个直角弯形凸出柄;瓶体、管体和通道体通过槽口和凸出柄相互紧密卡扣,这样可以快捷地拆卸和组装果实蝇诱捕器,使用十分方便。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管体、引诱物放置支架和通道体的内、外表面均为黑色表面,而瓶体采用透光性好的材料制成,充分发挥光对害虫的引诱作用。

作为改进,所述的瓶体的顶部设有吊耳孔,便于吊挂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虫孔洞的外向开口面积为20~30mm2,内向开口面积为2~4mm2。所述的漏斗颈端开口面积为2~3cm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温州医学院健康与环境生态研究所,未经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温州医学院健康与环境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32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