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手术内窥镜台车总成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76579.X | 申请日: | 2008-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0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峰 |
| 主分类号: | A61B17/94 | 分类号: | A61B17/94;A61B18/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彩琴 |
| 地址: | 030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手术 内窥镜 台车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手术内窥镜台车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内窥镜设备已经应用到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其基本设备的配置大致相同,一般包括显示器、气腹机、光源、电刀或超声刀以及二氧化碳瓶和吸引器瓶等。
而现有的内窥镜设备存在以下的问题:
1、电源线、信号线交存杂乱,影响设备的美观,而且可能发生漏电、短路等危险状况,影响设备使用效果。
2、设备主机与二氧化碳瓶、吸引器瓶分离,移动时二氧化碳瓶和吸引器瓶可能会发生倾倒,砸伤相关人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内窥镜设备存在诸多危险因素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全效果更佳的医用内窥镜台车总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医用手术内窥镜台车总成,包括车体、电源线、信号线,其特征在于车体两侧设空心立柱,立柱内设电线槽,电线槽内设置若干互相独立的槽道,电源线穿设于车体一侧的电线槽内,信号线穿设于车体另一侧的电线槽内,每一个槽道穿有一条线路。电线槽采用防磁材料,设置防漏电开关。电源线包括总插头,总插头与总电缆一端连接,总电缆另一端连接若干分支电缆,每个分支电缆端部设置分支插头,总电缆上设置防漏电开关。
车体下部安装滚轮,车体前、后设置推手,车体两侧设置用于绑定二氧化碳瓶和吸引器的可拆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功能完备、性能良好,防漏电、防电磁、整洁美观;安全性能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路示意图
图4为电源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二氧化碳瓶,3-吸引器瓶,4-滚轮,5-可拆固定带,6-推手,7-总插头,8-总电缆,9-分支电缆,10-分支插头,11-防漏电开关,12-电源线,13-信号线,14-电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而不是对其作任何限制。
医用手术内窥镜台车总成,包括车体1、电源线12、信号线13,其特征在于车体1两侧设空心立柱,立柱内安装电线槽14,电线槽14内设置若干互相独立的槽道,电源线12穿设于车体一侧的电线槽内,信号线13穿设于车体另一侧的电线槽内,每一个槽道穿有一条线路。电线槽14采用防磁材料,设置防漏电开关。电源线12包括总插头7,总插头7与总电缆8一端连接,总电缆8另一端连接若干分支电缆9,每个分支电缆9端部设置分支插头10,总电缆8上设置防漏电开关11。电源线12、信号线13分别走行在电线槽14内,使每条电线各行其道,相互不会交叉,长度相对固定,不发生环绕。
车体1下部安装滚轮4,车体1前、后设置推手6,车体1两侧设置用于绑定二氧化碳瓶2和吸引器瓶3的可拆固定带5。滚轮4和推手6的设置可方便轻松地移动台车,并且可实现稳定的控制。可拆固定带5有效固定二氧化碳瓶2和吸引器瓶3,而且方便取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峰,未经杨晓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65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拉索桥的桥体机构
- 下一篇:传输线特性阻抗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