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旅行箱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66017.7 | 申请日: | 2008-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80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山 |
| 主分类号: | A45F4/06 | 分类号: | A45F4/06;A45F4/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卫平;程 祥 |
| 地址: | 441415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旅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旅行箱。
背景技术
时下人们越来越注重休闲生活,户外活动、自助旅行和野外探险逐渐普及。除了基本的旅行箱用于装旅行用品之外,为了持续活动,人们还需要购买休息用的睡袋、帐篷之类。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专用户外装备价格昂贵,客观上抑制了这种休闲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多功能旅行箱,既能用于携带物品,又能提供休息条件。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多功能旅行箱,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和箱盖板,箱盖板与左侧板或右侧板固定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设有2个以上的箱体单元,相邻箱体单元之间活动套接,所有箱体单元套合时左侧板、右侧板、箱体单元和箱盖板组成旅行箱主体,所有箱体单元展开时左侧板、右侧板和箱体单元组成床铺。
而且,每个箱体单元包括底板和垂直于底板的前边沿、后边沿,底板两端分别连接前边沿、后边沿;相邻箱体单元的前边沿、后边沿分别采用滑轨实现限制活动连接。
而且,设置与箱盖板连接的端盖,所有箱体单元套合时端盖包覆住右侧板或左侧板。
而且,端盖上设有提手。
而且,设置展开时可覆盖整个床铺顶部的折叠帐篷。
而且,旅行箱主体内放置可折叠床垫。
或者,旅行箱主体内放置充气床垫。
而且,最外层箱体单元的背面设置背带。
而且,在左侧板或右侧板外侧设置滑轮。
本实用新型集成实现了旅行箱和简易床铺的功能,结构巧妙、实施简便,成本低廉,在旅行用品市场具有重要价值。使用者可以用这种多功能旅行箱盛放物品,在需要时再展开休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旅行箱使用状态侧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箱体单元套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箱体单元展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床铺使用状态侧面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端盖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背带、滑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说明书附图1中的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础技术方案为:包括左侧板1、右侧板4和箱盖板2,箱盖板2与左侧板1或右侧板4固定连接(实施例一为与左侧板1固定连接),左侧板1和右侧板4之间设有2个以上的箱体单元3.1、3.2、3.3,相邻箱体单元3.1与3.2、3.2与3.3之间活动套接。所有箱体单元3.1、3.2、3.3套合时,左侧板1、右侧板4、箱体单元3.1、3.2、3.3和箱盖板2组成旅行箱主体;所有箱体单元3.1、3.2、3.3展开时,左侧板1、右侧板4和箱体单元3.1、3.2、3.3组成床铺。
每个箱体单元3.1、3.2、3.3包括底板和垂直于底板的前边沿、后边沿,底板两端分别连接前边沿、后边沿。具体实施时,为了节约材料,相邻箱体单元3.1与3.2、3.2与3.3的前边沿、后边沿可分别采用滑轨实现限制活动连接。参见附图2、3,箱体单元3.2、3.2、3.3套合、展开的情况如图所示,展开时箱体单元3.2、3.2、3.3的底板构成床铺底面,箱体单元3.2、3.2、3.3的前边沿和后边沿分别套接够成床铺两侧边沿。
为了作旅行箱用途时扣合牢固,可以设置与箱盖板2连接的端盖6,所有箱体单元3.1、3.2、3.3套合时端盖6包覆住右侧板4或左侧板1(参见附图5实施例三,箱盖板2与左侧板1固定连接,端盖6包覆住右侧板4)。可以在端盖6上设有提手。或者在右侧板4上设置提手,而端盖6上设置与提手相应的孔,那么扣合端盖7后,提手即能够供携带,又起到稳固扣合左箱盖1和右箱盖3的作用。参见附图6实施例四,还可在最外层箱体单元3.1的背面设置背带7,在左箱盖1或右箱盖4外侧设置滑轮8(实施例四设在右侧板4上)。
具体实施时,设置展开时可覆盖整个床铺顶部的折叠帐篷5,可以实现简易帐篷功能,遮阳避风。作为箱包使用时可以折好折叠帐篷5,以免占据空间。为了舒适起见,旅行箱主体内可放置床垫,可以用柔软材料制成的可折叠床垫,或者直接用充气床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山,未经王春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60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