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密U盘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62471.5 | 申请日: | 2008-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00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敏;翟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志敏;翟荣亮 |
| 主分类号: | G11C7/10 | 分类号: | G11C7/10;G11C7/24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荔 |
| 地址: |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SB接口数据存储器,特别涉及加密U盘。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作为计算机的外部存贮器的U盘因为体积小、容量大、方便携带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某些行业,由于保密的需要,人们常常使用加密U盘来保护数据的安全。这些加密U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整个存储数据的区域都是加密的,U盘上所有的数据都必须经过相应的解密手段才能读写。有些时候,人们没有U盘相应的解密手段,而又需要通过U盘来转移一些毋需保密的文件,就不得不使用另外的普通U盘,非常不方便。
此外,在数据安全性方面,目前有很多移动存储加密技术来供选择,比如软件加密和硬件加密等。软件加密主要是通过软件的控制对数据进行加密,此种加密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安全性较低;硬件加密主要通过芯片的控制对数据加密,相较软件加密而言,它的安全可靠性较高,但是由于要添加硬件模块,成本较高。如市场上已有的指纹识别加密U盘,就是属于硬件加密,它所添加的指纹加密模块价格不扉,所以价格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加密U盘将全部存储空间加密、使用不方便的缺点,提供一种将存储空间部分隐藏加密的U盘。本实用新型U盘包括盘身及其与之相连的USB接口,盘身内部的主板上有控制芯片、FLASH存储芯片,控制芯片通过数据地址复用线与存储芯片相连、通过数据线路与USB接口相连。用户可以任意设定此U盘加密空间的大小,将U盘的存储空间分为加密区和普通区。加密区的文件必须经过相应的解密手段以后才能读写,普通区的文件不经过解密就可以读写,就和普通U盘一样。一个U盘既可以作加密U盘,也可以同时兼作普通U盘了。
此外,针对目前U盘软件加密不可靠、硬件加密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还一种采用隐藏加密分区技术的加密U盘。该产品采用芯片级的内嵌硬件加密技术,并通过专用软件接口配合读写,与比较简单但安全性较低的普通的软件加密相比,不仅很难被破译,而且加密工具或密钥不会受病毒的侵害,更不会造成数据丢失或破坏。由于不需要添加新的加密模块,故在价格上只是指纹认证加密U盘的一半或三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隐藏加密分区技术原理:控制指令通过专用USB接口传入控制芯片,再由控制芯片通过数据地址复用线对U盘的加密空间进行读写操作。在读写的过程中,其硬件地址的寻址编码方式和对命令字的解析方式都通过控制芯片的内嵌程序来实现。WINDOWS本身的标准USB读写接口是无法识别该U盘的加密空间。该U盘的加密空间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都不可见、不可读写,只能由专用接口读写数据。提高了对核心数据的安全性,解决了移动存储的信息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U盘分区图
图2对U盘分区的读写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加密U盘,包括盘身及其与之相连的USB接口,盘身内部的主板上有控制芯片、FLASH存储芯片。控制芯片通过数据地址复用线与存储芯片相连、通过数据线路与USB接口相连。用户可以通过格式化在控制芯片内建立分区信息表,将FLASH分区成图1所示的加密区和普通区两个区域,同时确定两个区的空间大小。普通区为不需任何解密WINDOWS就能读写数据的区域,而加密区的数据必须经过解密后才能读写。在划分加密区和普通区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确定两个区域的大小,划分的方式不限于以上所述的方式。
还可以采用软硬件结合的隐藏加密分区技术对U盘加密,如图2所示,具体的过程是:首先定义PC机和U盘加密区的专用读写调用接口协议,设定PC机的专用软件读写接口函数,建立专用读写接口,以实现PC机和U盘的加密区之间的信息交互及命令解析。U盘的控制芯片内还有特别的内嵌程序,得到PC机的读写指令后,首先判断读写指令的类型,以确定是对加密区还是普通区的访问。如果是通用读写接口的指令,按常规方式将地址信息传到FLASH的普通分区,并将数据传回到PC机;如果是专用读写接口的指令,则将PC机传入的地址信息解析,之后通过地址复用线将解析后的物理地址传到FLASH的加密空间,并将该空间内对应的数据通过数据复用线传回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再将数据通过专用读写接口发送回PC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志敏;翟荣亮,未经高志敏;翟荣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24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