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水微灌花盆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62096.4 | 申请日: | 2008-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67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唐俊;白晓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俊;白晓虹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丰 |
| 地址: | 850000西藏自***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水 花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盆,尤其是一种用于脱离人工管理状态下仍能给植物提供正常生长所需水分的节水微灌花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花盆,功能较单一,只起到一个土壤容器的作用。无法长时间在脱离人工管理状态下保持盆内土壤的湿度,必须通过人工浇灌的方式提供植物生长所需水分。人工浇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浇灌过程中难免有一部分水会溢出盆外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大量的土壤表面蒸发现象也导致浇灌用水的浪费。二是会加剧土壤表面板结,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不利于栽培植物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脱离人工管理状态下仍能给予植物正常生长所需水分的节水微灌花盆,避免采用人工浇灌存在的诸多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节水微灌花盆,包括花盆底座、花盆侧壁、填装土壤的花盆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侧壁包括外壁和内壁,两壁上下端封闭所构成的环形腔体为储水槽;外壁上安装有与储水槽连通的水位计、注水口及注水盖;所述储水槽与花盆内腔由穿过内壁的微灌渗出装置联通。
所述微灌渗出装置包括位于储水槽的棉纱条或具有虹吸作用的其他构件、位于花盆内腔具有微孔的微灌渗出棒;所述内壁设有微灌渗出棒安装孔,微灌渗出棒安装在内壁微灌渗出棒安装孔上,棉纱条一端插在微灌渗出棒内。
所述花盆底座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土壤通气孔。
所述水位计上设有浮子和刻度。
所述注水盖上设有通气孔及注水盖螺纹。
使用时,可以打开注水盖上的通气孔,外界空气通过通气孔流入储水槽,正常大气压强作用于液面,棉纱条将储水槽里的水利用虹吸原理输送到微灌渗出棒上,微灌渗出棒以微灌的形式缓慢渗出使盆内土壤保持相应湿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可以以微灌的形式自动提供植物正常生长所需水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盆内土壤的湿度。
2、以微灌的形式维护土壤结构,节约浇灌用水。
3、可以避免因人工浇灌造成的溢出水带来的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2、图3、图4和图5为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1、花盆底座,2、花盆侧壁,3、花盆内腔,4、外壁,5、内壁,6、储水槽,7、水位计,8、注水口,9、注水盖,10、微灌渗出装置,11、棉纱条,12、微孔,13、微灌渗出棒,14微灌渗出棒安装孔,15、土壤通气孔,16、浮子,17、刻度,18、通气孔,19、注水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节水微灌花盆,包括花盆底座1、花盆侧壁2、填装土壤的花盆内腔3,所述花盆侧壁2包括外壁4和内壁5,两壁上下端封闭所构成的环形腔体为储水槽6;外壁4上安装有与储水槽6连通的水位计7、所述水位计7上设有浮子16和刻度17。水位计7的连通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外壁4上还安装有注水口8及注水盖9;所述注水盖9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通气孔18及注水盖螺纹19。注水口8和注水盖9可以由螺纹的方式连接,也可以以其他方式连接。所述储水槽6与花盆内腔3由穿过内壁5的微灌渗出装置10联通。所述微灌渗出装置10包括位于储水槽6的棉纱条11或具有虹吸作用的其他构件、位于花盆内腔3的微灌渗出棒13。所述棉纱条11一端插在微灌渗出棒13内。所述内壁5上设有微灌渗出棒安装孔14,所述微灌渗出棒13可以由螺纹的方式与微灌渗出棒安装孔14连接,也可以以其他方式连接。微灌渗出棒13上具有微孔12,用来渗透水。所述花盆底座1上还设有两个以上的土壤通气孔15,
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盆内植物特点,选择微灌渗出装置10的数量。然后打开注水盖9将水加足,旋上注水盖9,留出通气孔18使空气能够自然流入储水槽6中。外界空气通过通气孔18流入储水槽6中,正常大气压强作用于储水槽6中的液面上,棉纱条将储水槽6里的水利用虹吸原理输送到微灌渗出棒13上,微灌渗出棒13上的微孔12以微灌的形式缓慢渗出使盆内土壤保持相应湿度。需要停止自动保湿功能时,则可旋紧注水盖9,关闭通气孔18。待水位计7显示储水量将枯竭时,旋下注水盖9进行水量的补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俊;白晓虹,未经唐俊;白晓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20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杆皮纤维及其脱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互动影音播放的系统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