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57964.X | 申请日: | 2008-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24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瓯;彭冬冬;王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华达科捷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翰鸿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佳铭 |
| 地址: | 21302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投线仪的夹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能实现全方位夹紧的激光投线仪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投线仪是一种能在墙面、地面和天顶投射可视的激光十字水平线(或激光点)和垂直线(或激光点)的精密仪器,被广泛地应用于室内装饰行业。激光投线仪一般具有一个重力摆垂体,在该重力摆垂体的重力作用下,使得安装在重力摆垂体上的激光器发出激光光线保持处于水平和垂直状态。但因实际的工作环境产生的振动或在运输的过程中的晃动等原因,施工容易受影响,投线仪也容易损坏,因此需要夹紧装置,使得激光投线仪在位置确定后能被固定。另外,为实现坡度的施工要求,夹紧装置需能够利用其它辅助的设备使得仪器程倾斜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投线仪采用两种夹紧装置。
一种夹紧装置通过一个夹紧片,将重力摆垂体推至激光投线仪的一侧,使其靠在内壁上,从而提供夹紧。然而,这样的夹紧装置会因悬挂重力摆垂体的轴承受到侧向的力而产生轴承损坏,且仅在该重力摆垂体处于摆动灵活或者自然状态时才能够保证激光器发出激光的标线精度质量,无法实现全方位的夹紧。
另一种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具有两片半圆的弧形凹陷的导片,通过导片的平移运动来实现全方位夹紧,使重力摆垂体的轴承均匀受力,起到保护作用,但为实现导片的平移运动,需要多片导片通过比较繁复的连接方式相互作用,所需器件较多,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能实现全方位夹紧的夹紧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激光投线仪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定位块及中心锁,所述定位块包括手柄及承接片,所述手柄固接所述承接片,所述承接片上延伸出拨片;所述中心锁包括底座、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弹力装置及固定柱,所述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均枢接于所述底座上,第一夹片上形成滑柱,而第二夹片上形成滑槽,所述滑柱可收容于上述滑槽内并沿滑槽滑动,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底座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弹力装置在所述固定柱与所述第二夹片之间形成相互作用力;所述第一夹片形成突出片,所述拨片抵接于所述突出片,当手柄带动承接片转动时,中心锁打开或夹紧。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手柄与所述承接片键连接,使用所述夹紧装置的激光投线仪具有壳体,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具有孔洞,所述键穿过所述孔洞,手柄的大部分结构在壳体外,承接片在壳体内,所述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的相对内侧为对称设置的弧形设计,所述底座具有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夹片具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二夹片具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一轴枢接,所述第二轴套与所述第二轴枢接,所述第一轴套向上延伸有一固定片与一固定件,所述固定片及固定件防止所述固定片以下部件滑脱,所述第二轴套向上延伸有一固定片与一固定件,防止所述固定片以下部件滑脱,所述弹力装置形成的相互作用力,一端作用在固定柱上,另一端作用在第二柱上,所述相互作用力可为吸力或斥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紧装置,能实现全方位的夹紧,同时又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
图1为激光投线仪垂体的立体图。
图2为一较佳实施例的夹紧装置松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夹紧装置松开状态下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4为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夹紧装置夹紧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夹紧装置夹紧状态下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6为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夹紧装置的定位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夹紧装置的中心锁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华达科捷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华达科捷光电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79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