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鞋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51352.X | 申请日: | 2008-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99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 发明(设计)人: | 冼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冼韬 |
| 主分类号: | A43B7/36 | 分类号: | A43B7/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 地址: | 523076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鞋。
背景技术
人体活动时,皮肤与衣服、物品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随着电器使用的增多,电器所产生的静电荷被人体吸收并积存起来,加之居室内墙壁多属绝缘体,空气干燥,人们更容易受到静电干扰。 一般情况下,人体周围带有很高的静电电压。几千伏甚至几万伏的静电干扰会改变人体体表的正常电位差,影响心肌正常的电生理过程及心电在无干扰下的正常传导。持久的静电还会使血液的碱性升高持久的静电还会使血液的碱性升高,导致血清中的钙含量下降,钙的排泄增加,从而引起皮肤瘙痒、色素沉着,影响人的机体生理平衡,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现象。因此,消除人体静电有重要意义,而将人体携带的静电通过鞋导入大地是消除人体静电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普通鞋大多无防静电功能,用于生产车间的防静电鞋则使用方式单一、结构材料简单、无样式、花色,只能以工作鞋的形式穿着,不能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鞋的需求,完全不适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生活用鞋传导静电功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传导人体静电的生活用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鞋,包括鞋面、鞋底,在鞋内安装有能与地面接触的导电装置。导电装置可以为导电片或导电块,导电片安装于鞋面内侧,一端置于鞋底的下表面;导电块镶嵌于鞋底,其一侧与地面接触,另一侧置于鞋底内侧。在上述鞋中,导电片为分层构造,其中表面一层是由导电软布或导电硅胶制成的软性片状结构,中心层是由导电软布、导电硅胶、金属丝、金属片、石墨制成材料、导电聚苯胺材料制成的片状结构。该导电片采用缝合、扣合、粘胶粘贴、热压合工艺安装于鞋面内侧,且导电片与鞋面内侧保持平滑,导电片的一端镶嵌于鞋底。上述鞋中的导电块是由导电软布、导电硅胶、导电聚苯胺材料制成的块状结构或由导电塑料、导电橡胶、导电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料、金属块、石墨制成材料上覆盖导电软布、导电硅胶、导电塑料、导电橡胶而成的块状结构;其厚度与鞋底相匹配,导电块采用扣合、粘胶粘贴、热压合工艺镶嵌于鞋底,导电块与鞋底保持平滑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人体脚的一定部位,如脚背、脚底、脚后跟与设置于鞋上的导电装置相接触,将人体静电传递到鞋上,再通过鞋将静电传至大地形成放电回路,这样鞋子进行持续放电,最终消除人体静电。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鞋无防静电功能的问题,且生产工艺简单,成品鞋与普通鞋相比,重量和成本增加极小,并且广泛适用于目前已有的多种材质、款式、型号的鞋,如拖鞋、布鞋、皮鞋、仿革鞋、凉鞋等,不但能维持鞋原有的美观与舒适,而且可以充分释放人体静电,有利于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为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二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该防静电拖鞋同传统拖鞋一样包括鞋底102、鞋面。其中导电片101直接构成鞋面,导电片的端部采用热压合工艺镶嵌于鞋底102,人体脚背与导电带接触,将静电通过导电片传向鞋底,而鞋底与大地接触,最终与大地形成回路,消除静电。导电片101是由导电聚苯胺材料制成的软性结构,也可使用导电软布、导电硅胶材料制成,当然,此导电片可增加金属丝、金属片、石墨材料制成的中间层。
实施例二:如附图2所示,该皮鞋包括鞋面、鞋底。导电片201缝合于鞋面内侧,该导电片为分层构造,其中表面层与脚背相接触,由导电软布制成,也可用导电硅胶制成,中心层是由金属片制成的片状结构,也可使用金属丝、石墨制成材料、导电塑胶、导电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如图3所示,导电片的一端302镶嵌与鞋底,与地面接触。该导电片可根据其大小,安装一片或多片于鞋面内侧。
同时,该皮鞋鞋底还镶嵌有导电塑胶材料制成的导电块301,采用粘胶与塑胶鞋底其它部份紧密粘接。导电块根据大小的不同,可分布在整个鞋底,也可只分布到鞋底的局部,如鞋掌与鞋跟部份等。脚底与导电块接触,可将人体静电导入大地,从而消除静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冼韬,未经冼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13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