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清洗、不易糊底的豆浆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45575.5 | 申请日: | 2008-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16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 发明(设计)人: | 蔡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金星徽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44/00 | 分类号: | A47J44/00;A47J19/00;A23L1/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洋 |
| 地址: | 528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洗 不易 豆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浆机,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制作豆浆、米糊和果汁等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豆浆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豆浆机一般采用小孔网罩和刀片作为粉碎制浆装置,用于制浆的物料放置在该小孔网罩内,制浆后小孔网罩很难清洗干净。另一种称为拉法尔结构的导流器,该种导流器的底部敞开,虽然清洗时较原来的小孔网罩方便,但是该种拉法尔结构的导流器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导流器底部与壳体底部的距离较大,且导流器底部敞开,液体大部分都是在导流器底部中心位置处进入导流器,流动速度较慢,而壳体底部(特别是底部转角位置)的物料在水流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容易积聚在壳体底部的四周,流动性差,很难跟随液体进入导流器,物料的粉碎效果差,而且还容易粘在底部的发热部件上,产生烧糊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易清洗,且不易糊底的豆浆机。
本实用新型的豆浆机包括一壳体、一扣合在所述壳体上的机头、一安装在机头内的电机和由电机驱动的刀片,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下部为圆柱状或倒置的圆台或圆锥状的导流器,导流器固定在机头的下方,导流器的周壁下部设置有进料孔,导流器的周壁上设置有导流孔,所述刀片固定在电机轴的前端并处于导流器内。
在使用中,刀片和导流器周壁下部的导流孔均浸于水中,豆浆机的每个刀片都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固定在电机轴的前端,构成螺旋浆状,使用时刀片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使导流器内的液体产生旋转向上的涡流,液体通过导流器周壁上的导流孔流出导流器,回到壳体内,造成导流器内刀片下方的液体压力小于导流器外部的液体压力,在导流器内外液体压力差和刀片旋转的作用下,导流器外部的液体带动物料通过导流器周壁下部设有的进料孔流入导流器,并向上流经刀片所在的平面,旋转的刀片对通过其周围的物料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又随液体通过上部的导流孔流出导流器,如上所述液体及物料反复在导流器及壳体内循环,实现了对物料的粉碎制浆。
壳体内的液体在刀片的作用下形成涡流,使得液体中的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壳体四周扩散,而导流器外的液体正是经过设置在导流器周壁下部的进料孔进入导流器的,进料孔与壳体四周的物料距离很近,这样物料就很容易在液体的作用下进入导流器,不会粘在壳体的底部而造成烧糊现象。
因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物料是放置在壳体内的,不同于现有的小孔网罩的豆浆机中物料必须放在网罩内,因此导流器周壁下部设置的进料孔和周壁上部设置的导流孔都可以做得比较大,不会出现小孔网罩的难清洗的情况,而且还具有不易烧糊及粉碎效果好的优点,更适合现代家庭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导流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导流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导流器及刀片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豆浆机包括一壳体50、一扣合在所述壳体上的机头10、一安装在机头内的电机和由电机驱动的刀片20,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下部为倒置的圆台状的导流器40,导流器固定在机头的下方,导流器的周壁下部设置有进料孔42,导流器的周壁上设置有导流孔41,所述刀片固定在电机轴30的前端并处于导流器内。
豆浆机的每个刀片都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固定在电机轴的前端,构成螺旋浆状,使用时刀片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使导流器内的液体产生旋转向上的涡流,液体通过导流器周壁上部的导流孔流出导流器,回到壳体内,造成导流器内刀片下方的液体压力小于导流器外部的液体压力,在导流器内外液体压力差和刀片旋转的作用下,导流器外部的液体带动物料通过导流器周壁下部设有的进料孔流入导流器,并向上流经刀片所在的平面,旋转的刀片对通过其周围的物料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又随液体通过上部的导流孔流出导流器,如上所述液体及物料反复在导流器及壳体内循环,实现了对物料的粉碎制浆。
导流器的上部开口,底部封闭,导流器的周壁下部设置进料孔,使得液体流入导流器所经过的通道的横截面积较小,在同样电机功率、刀片的作用下会使得液体流动的速度较快,因此导流孔附近的液体的吸力比较大,更容易使物料进入导流器,同时物料切削的效果也更好。
为了保证壳体底部四周的物料全部进入导流器,最好在导流器的周壁下部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进料孔,任何两个相邻的进料孔之间的角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金星徽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金星徽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55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