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导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44787.1 | 申请日: | 2008-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3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袁福利;赵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阳;袁福利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 |
| 地址: | 523900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气管插管的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内插管是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是急救或围术期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的重要手段。喉腔是气管内插管的必经之路,声门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位于喉腔的两侧壁下方由喉粘膜形成的一对皱襞即声带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其截面形状如图1所示。
气管由16-20个“C”形的气管软骨环以及连接各软骨环间的环韧带构成,气管软骨后方的缺口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的膜壁所封闭。
目前常用的气管导管普遍采用圆形的截面,并且其前端为较坚硬的斜面状。通常在插管特别是在盲探气管插管时,其前端容易被声襞(声带)或者气管软骨卡住,对声襞及气管造成损伤;为了满足肺部通气的需要,圆形截面的管子直径比声门宽度要大,插管完成后其管壁必然压迫声襞,如图2所示,损伤声襞,而且声门下的粘膜下组织较疏松,损伤时易发生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喉水肿、声门下水肿、声带麻痹、勺状软骨脱位、咽喉痛等并发症,特别是小儿的喉腔较狭小,常易因气管内插管损伤水肿而引起喉阻塞,导致呼吸困难。
在插管困难时,导引探条成功进入气管内,普通气管导管常由于斜面状尖端被阻止在声门外,无法沿导引探条进入气管。
目前的双腔气管导管为了满足单肺通气的需要,外径较粗,对声门刺激更强,术后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肺部通气的需要,同时对声门和气管创伤小,而且方便进行插管操作的用于气管插管的气管导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气管导管,包括具有一定长度的柔性管体以及附于管体外的套囊系统,所述管体具有前端开口以及与该前端开口相对的后端开口,后端开口处形成导管接头,前端开口与管体的外壁所围成的内腔以及后端开口共同界定了气流通道,所述管体横截面的外轮廓是无棱角的长形。
根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无棱角的长形是椭圆形或卵圆形或长圆形或葵瓜子形。
根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无棱角的长形的宽度沿其长度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小。
根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无棱角的长形的长宽比介于3.0和1.2之间。
根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前端开口处沿管体向前设有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的舌壁,舌壁的根部与管体的外壁连接于一起,彼此相对的两个舌壁的前端彼此连接为一体,每个舌壁的宽度由根部向前端逐渐变小。
根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套囊系统包括可充气的套囊、套囊细导管、具有阀门和测定套囊内压力的小囊的充气接头,套囊设置于导管管体外表面靠近管体前端开口处并且与管体融为一体环绕管体一周,套囊、套囊细导管、充气接头顺序连接并且连通。
根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管体外壁内部具有呈螺旋状分布的线材。
根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管体外壁内部具有线材骨架,线材骨架是一组线材单体固定于至少一条线材上。
一种双腔气管导管,包括由长管以及短管形成且具有一定长度的管体,管体分为前段、中段以及后段,前段只有单独的长管,其向左侧或者右侧弯曲,中段由长管与短管合成具有双腔的一体,后段长管与短管彼此分离;中段前端处形成外侧向后倾斜的短管前端开口,管体中段靠近短管前端开口的外表面上形成导管套囊,管体前段靠近长管前端的外表面上形成支导管套囊,所述管体中段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是无棱角的长形,无棱角的长形是椭圆形或卵圆形或长圆形或葵瓜子形或者是宽度沿其长度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小的形状,该长形的长宽比是介于3.0和1.2之间。
根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左长管前端开口处沿管体向前设有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的舌壁,舌壁的根部与管体连接于一起,彼此相对的两个舌壁的前端彼此连接为一体,每个舌壁的宽度由根部向前端逐渐变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创气管导管,该气管导管提供了能够满足肺部通气的气流通道横截面面积,并且具有与自然状态下人的声门形状相似的横截面形状,该横截面形状保持与声门形状相匹配,从而将气管插管时对声门襞产生的创伤大大减少;并且该导管的前端具有柔性的倾斜导入结构,使插管时对气管以及声门等脆弱组织的伤害进一步减少,而且可以引导导管顺利插入,方便了插管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人体喉部气管声门处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声带被普通气管导管挤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气管声门处的侧向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阳;袁福利,未经赵阳;袁福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4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