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四向调节功能以及旋转功能的座椅头枕调节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41847.4 | 申请日: | 2008-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45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承达峰;郭永民;贡文化;张栋;蒋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平华 |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A61G5/10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 地址: | 21442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功能 以及 旋转 座椅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头枕,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属于汽车以及电动轮椅车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人的高矮不同,座椅靠背上的头枕与人颈部的接触位置也不相同,不舒适的坐姿容易造成颈椎损伤。现有座椅通常设置有头枕高度调节机构。汽车驾驶员在长时间车辆驾驶过程中身体容易产生疲劳,而对于残疾人士来说,长时间不舒适的坐姿甚至可能导致脊椎损伤,造成二次伤害。为减轻驾驶疲劳,现有座椅上设置有可调节仰角的机构,如中国专利CN2839032Y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汽车头枕架,驾驶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节头枕仰角。另外因习惯而异,人们头靠于头枕的位置也有所不同,有些人喜欢保持目光平视,因而比较靠前,有些人喜欢躺靠在靠背上,则比较靠后。市面上现有座椅的调节机构通常都不具备这一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带前后上下四向调节功能以及旋转功能的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四向调节功能以及旋转功能的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架、上旋转臂、下旋转臂、滑动杆和滑动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头枕背面,所述上旋转臂上端与所述支架背面用销轴I转动连接,所述上旋转臂下端与下旋转臂上端用销轴II转动连接,所述下旋转臂下端与所述滑动杆上端用销轴III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杆上套装有橡胶垫,所述滑动杆插置于滑动支架的槽内,与滑动杆之间用定位螺钉定位固定,所述滑动支架与座椅靠背背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连接件的上、下两个旋转臂与作为固定件的滑动杆通过销轴III转动连接,连接件可以绕固定件转动。两个旋转臂之间同样通过销轴II转动连接。通过两个旋转臂绕滑动杆作旋转以及两个旋转臂之间的调整,可以实现头枕前后、高低位置的四向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上旋转臂与支架通过销轴I转动连接。通过头枕绕销轴I作旋转,可以实现头枕仰角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杆可以在滑动支架槽内上下滑动。当通过旋转臂绕位置调整轴所作的上下位置的调节不足以满足使用者需要时,可以通过调节滑动杆的位置来辅助调节头枕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为了防止滑动杆在滑动支架槽内随意上下滑动,通过定位螺钉将滑动杆固定于滑动支架中,并通过限位橡胶垫防止滑动杆由于重力向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可以针对不同身高、不同习惯的人调节头枕的上下、前后位置以及仰角,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捷,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臂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头枕1、支架2、固定螺钉I3、销轴I4、销轴II5、上旋转臂6、下旋转臂7、滑动杆8、橡胶垫9、滑动支架10、定位螺钉11、座椅靠背12、固定螺钉II13、销轴III14、螺母III15、螺母II16、螺母I17。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带四向调节功能以及旋转功能的座椅头枕调节机构,主要由支架2、上旋转臂6、下旋转臂7、滑动杆8和滑动支架10组成。所述支架2用固定螺钉I3固定连接在头枕1背面,所述上旋转臂6上端通过销轴I4和螺母I17与所述支架2背面转动连接,所述上旋转臂6下端与下旋转臂7上端通过销轴II5和螺母II16转动连接,所述下旋转臂7下端通过销轴III14和螺母III15与所述滑动杆8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杆8上套装有橡胶垫9,所述滑动杆8插置于滑动支架10的槽内,与滑动杆8之间用定位螺钉11定位固定,所述滑动支架10用固定螺钉II13与座椅靠背12背面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旋转臂6由两片弧形连接杆构成,下旋转臂7由三片弧形连接杆构成。上旋转臂6的两片弧形连接杆与下旋转臂7的三片弧形连接杆交错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平华,未经史平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18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随意式车厢内垃圾袋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机电动力耦合传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