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车组车辆用抗侧滚扭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38935.9 | 申请日: | 2008-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62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 发明(设计)人: | 沈宏峻;蒋晓光;周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市振大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G11/00 | 分类号: | B61G11/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3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组 车辆 用抗侧滚扭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杆装置,特别是一种动车组车辆用抗侧滚扭杆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尤其在车辆过弯道时,由于车辆过度侧向倾斜会导致车辆侧翻,这将严重影响车辆的安全运行。为解决这一问题,几乎所有车辆特别是快速、高速列车包括城市轨道列车大都采用了抗侧滚扭杆装置或类似结构的装置。传统的抗侧滚扭杆装置与车体之间的连接都是采用支撑座、金属轴承。扭杆杆身与扭臂之间的连接采用花键机械压紧配合。这种扭杆装置结构复杂,金属轴承容易损坏,扭臂与扭杆杆身之间的花键机械易遭损坏,这些都将影响抗侧滚扭杆装置的使用寿命及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传统抗侧滚扭杆装置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安全性好,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容易维护的动车组车辆用抗侧滚扭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车组车辆用抗侧滚扭杆装置,扭杆杆身两端装有扭臂,扭杆杆身与扭臂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相连接,其过盈量根据扭杆杆身组成的刚度以及原材料特性进行修正,连接时先将扭臂加热,加热温度为300—500℃,然后将扭臂套装在扭杆杆身上,扭臂温度降低后内孔收缩即固定于扭杆杆身上。扭臂的另一端通过金属轴承直接与转向架相连接,这种结构替代了传统抗侧滚扭杆装置中扭臂加支撑座的结构,在本装置中省略了支撑座。两连杆直接连接在扭杆杆身两端。两连杆另一端均与橡胶轴承相连接。橡胶轴承通过螺栓与车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抗侧滚扭杆装置中的扭臂通过金属轴承直接与转向架相连接,这样就省略了支撑座,使本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扭臂与扭杆杆身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相连接替代花键机械连接,这将大大地提高抗侧滚扭杆装置的使用寿命及车辆运行的安全性。连杆与车体之间采用橡胶轴承连接,屏蔽了小振幅的高频振动并提高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扭臂与转向架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杆,2、扭臂,3、扭杆杆身,4橡胶轴承,5车体,6、螺栓,7、转向架,8、金属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动车组车辆用抗侧滚扭杆装置。扭杆杆身3两端装有扭臂2。扭杆杆身3与扭臂2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相连接,连接时先将扭臂2加热到400℃,然后将扭臂2套装在扭杆杆身3上,随温度降低扭臂2内孔收缩即能牢固地固定于扭杆杆身3上。扭臂2的另一端通过金属轴承8直接与转向架7相连接。这种结构替代了传统抗侧滚扭杆装置中扭臂2加支撑座的结构,在本装置中省略了支撑座。两连杆1直接连接在扭杆杆身3两端。两连杆1另一端均与橡胶轴承4相连接。橡胶轴承4通过螺栓6与车体5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市振大铁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溧阳市振大铁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89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轮电动车平衡装置
- 下一篇:拼装式玻璃钢整体卫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