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垢型太阳能集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25544.3 | 申请日: | 2008-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93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江希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桑尼丝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24;F24J2/46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光明 |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阻垢型 太阳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阻垢型太阳能集热装置,用于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部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真空管类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方式大体可分为真空管内直接走水的方式和真空管内置金属流道集热部件方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金属流道部件,又可分为U型管式、热管式。U型管式集热部件具有制作工艺简单、运行可靠、工作寿命长的特点,但若U型管内直接走水,长期运行则有可能产生水垢,造成U型管堵塞使之失效。U型管内走传热介质无结垢之虞,因此使用寿命几乎与紫铜管相同,但传热介质需定时更换,不甚方便,同时又有一定的更换费用。热管型集热部件内部不结垢,铜管耗材大约只有U型管式集热部件的一半,但制作工艺较复杂,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期限。因此各种集热部件都有一定的优点,又都有一定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阻垢型太阳能集热装置,该集热装置可有效减缓金属流道内直接加热水时的结垢问题,既有U型管式集热部件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又兼具热管式铜管耗材节约的优点,使得金属流道集热部件的优点得以充分发挥。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阻垢型太阳能集热装置,设有真空玻璃管,真空玻璃管内套装有金属集热管,集热管的管壁上套装有集热翼片,集热管上端焊接于加热套管上,并与加热套管的内腔相连通,集热管下端封闭,循环管贯穿加热套管内腔,循环管的外壁与加热套管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循环管的管壁上加工有一个与加热套管内腔相通的补液孔,加热套管的管壁上焊接有与加热套管内腔相连通的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排气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避免金属流道内走水循环方式所可能存在的结垢问题,具有金属流道热水容量小热启动快的特点,可避免定期更换循环介质的麻烦及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热管,2.集热翼片,3.排气管,4.排气阀,5.加热套管,6.补液孔,7.循环管,8.真空玻璃管,9.保温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真空玻璃管8,真空玻璃管8内套装有铜质集热管1,集热管1的管壁上套装有集热翼片2,集热管1上端焊接于加热套管5上,并与加热套管5的内腔相连通,集热管1下端密封,循环管7贯穿加热套管5内腔,循环管7的外壁与加热套管5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循环管7的管壁上加工有一个与加热套管5内腔相通的补液孔6,加热套管5的管壁上焊接有与加热套管5内腔相连通的排气管3,排气管3上安装有排气阀4,加热套管5外包覆有保温外壳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初次补液时,自来水经循环管7的补液孔6内进入集热管1及加热套管5内,并迫使集热管1及加热套管5内的空气经排气管3、排气阀4排出,加热套管5与集热管1初次排气进水后,关闭排气阀4,使得集热管1、加热套管2内的水与循环管7之间没有循环通道,集热管1与加热套管5的水不能参予循环管7内的水循环,加热套管5与集热管1内的水只作传热介质用,自然循环方式工作,自成内循环系统。加热套管5内的热水加热循环管7内的水,使其与贮热水箱内的水形成外循环,达到加热水箱内贮水的目的。
阻垢原理:由于加热套管5及集热管1水量少,又因没有循环通路,使得加热套管5及集热管1内的水不能参于循环管7内的水循环。而水温升降引起集热管1与加热套管5内水体积变化导致的与循环管7内的水进行交换的水量极少,带来成垢物质进入加热套管5及集热管1内更少,所以加热套管5及集热管1内水中成垢物质总量少,即使集热管1内的水受热导致碳酸氢钙类物质分解形成碳酸盐类水垢,也不足以形成成片膜状垢层,可大大延缓集热管1内壁的结垢状况,达到延长集热器的使用寿命和降低一次投资的目的,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桑尼丝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桑尼丝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5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机器人高精度跟踪指定路径的装置
- 下一篇:码垛机器人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