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龙门焊仿形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24508.5 | 申请日: | 2008-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98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帅 |
| 主分类号: | B23K9/127 | 分类号: | B23K9/127 |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月华 |
| 地址: | 272613山东省济宁市梁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龙门 焊仿形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龙门焊仿形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龙门焊机焊缝跟踪装置,均是由光电传感和微处理器连接构成,由于,龙门焊机的工作环境存在较多的干扰因素,常会使上述传感装置或微处理器的灵敏度下降或失效,导致焊枪反应迟缓,移动缓慢,从而,使焊枪与焊缝间产生偏差或焊枪滞后于焊逢,影响焊接质量。2005年10月28日申请的《龙门焊机自动仿形装置》(国别:中国,公开号:CN2843709,公告日:2006.12.06)中记载了一种仿形装置,可解决上述问题,但,仍存在以下缺陷:1、链轮是水平安装,使得链轮无法对链条起到支撑作用,从而,链条只能依靠两端连接固定,中部悬空,长期使用后,链条易在重力作用折断,2、水平安装链轮,难以使链轮与链条啮合紧密,易出现链轮与链条相对滑动的现象,降低了仿形精度,影响仿形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龙门焊仿形机构,它可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它可对链条中部起到支撑作用,使链条得以三点固定,更加稳固,不易损坏;它还可使链条与链轮紧密贴合,确保链轮与链条严密啮合,防止链轮与链条间相对滑动,从而,可保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龙门焊仿形机构,包括龙门焊支架横梁、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龙门焊支架横梁上设置横向导轨,第一滑板的背面设置第二滑套,第二滑套与横向导轨滑动配合,第一滑板正面设置竖向导轨,第二滑板的后背面设置第一滑套,第一滑套与竖向导轨滑动配合,第二滑板上安装焊枪和仿形支架,第一滑板上安装第一电动机和丝杠,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与丝杠连接,第二滑板的背面设置螺母,螺母与丝杠螺纹连接,龙门焊支架横梁上安装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和第二管分别位于第一滑板左右两侧,第一管和第二管内各安装一根弹簧,第一管上开设透槽,第一管上安装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上安装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都是具有开关功能的传感器,第一滑板背面安装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主链轮、第二从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主链轮、第二从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主链轮的轴线与丝杠的轴线相垂直,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分别位于主链轮两侧,固定架上还安装齿轮箱,齿轮箱上安装第二电动机,齿轮箱的输出轴与主链轮连接,齿轮箱的输入轴与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主链轮、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之间安装链条,主链轮、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分别与链条啮合,链条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一管内的弹簧的一端连接,该连接件上安装探头,探头的一端由透槽穿出第一管外,链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二管内的弹簧的一端连接。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固定架上设置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分别开设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二从动链轮位于第二安装槽内,第一从动链轮位于第一安装槽内,第二固定件内安装第二导向块,第一固定件内安装第一导向块,固定架上安装弧形架,弧形架位于第二从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之间,第一导向块上设置向第一从动链轮方向倾斜的第一斜面,第二导向块上设置向第二从动链轮方向倾斜的第二斜面,链条位于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弧形架之间。第二导向块上开设第四轮槽,第一导向块上开设第三轮槽,弧形架上开设第二轮槽和第一轮槽。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是电感式接近开关。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是微动开关。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是磁感应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它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C向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弧形托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帅,未经刘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45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