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式快速渗漉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17762.2 | 申请日: | 2008-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75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斌 |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100山东省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快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提取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循环式快速渗漉装置,用于对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背景技术
渗漉是在药材粗粉上面不断添加浸提溶媒,使其渗过药粉而自下部流出浸出液从而提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一般说,中药成分的渗出效果和渗流生产效率均与溶媒的温度呈正相关,与渗漉罐内的气压呈负相关。为保证渗流液生产效率,目前中药厂使用的渗漉罐普遍为长度较短的渗流罐,常温、常压下提取,这种渗流装置存在的不足是:溶媒穿过药粉层的速度较快,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率及渗流液的生产效率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能提高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率和渗流液的生产效率的循环式快速渗漉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循环式快速渗漉装置,由渗流罐、支架、上储液桶、下储液桶、导管、翻转卸渣装置构成,渗流罐通过翻转卸渣装置安装在支架上,以便在渗流罐内的中药材提取完成后,可以旋转侧翻将药渣倒出,其特征在于在渗流罐的进液口上固定上液体加温器,液体加温器的进液口通过可伸缩的螺旋管与上储液桶的底部出液口相连通,在渗流罐底部的出液口上通过软管与抽液循环泵相连通,抽液循环泵的出液口通过导管与上储液桶的上部相连通,在导管的下端设有放液管,放液管与下储液桶的上部相连通,在导管和放液管上分别设有阀门,关闭放液管上的阀门,开启导管上的阀门,药液可以在抽液循环泵的作用下,经上储液桶、螺旋管、液体加温器、渗流罐往复循环浸提,直至提取完成后,关闭导管上的阀门,开启放液管上的阀门,药液即可流到下储液桶内。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在上储液桶上设溶媒输入管,在溶媒输入管上设溶媒输入计量器,以准确控制溶媒的加入量,所述的溶媒流入计量器为已知技术,故不多描述;所述的翻转卸渣装置,由微型减速电机、传动链、弧形导轨、制动齿轮构成,弧形导轨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制动齿轮的中心转轴固定在渗流罐的侧壁上,微型减速电机的转动轴通过传动链与制动齿轮连接,从而控制制动齿轮同步转动,制动齿轮与弧形导轨啮合,使制动齿轮沿弧形导轨移动,从而翻转渗流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渗漉装置相比,由于增加了液体加温器,使渗漉效果和渗出效率均大大提高,由于增加了抽液循环泵,使渗漉罐内保持负压,提高了渗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前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循环式快速渗漉装置,由渗流罐1、支架2、上储液桶3、下储液桶4、导管14、翻转卸渣装置构成,渗流罐1通过翻转卸渣装置安装在支架2上,其特征在于在渗流罐1的进液口上固定上液体加温器9,液体加温器9的进液口通过可伸缩的螺旋管10与上储液桶3的底部出液口相连通,在渗流罐1底部的出液口上通过软管与抽液循环泵11相连通,抽液循环泵11的出液口通过导管14与上储液桶3的上部相连通,在导管14的下端设有放液管15,放液管15与下储液桶相4的上部相连通,在导管14和放液管15上分别设有阀门16。在上储液桶3上设溶媒输入管12,在溶媒输入管12上设溶媒输入计量器13,以准确控制溶媒的加入量,所述的溶媒流入计量器13为已知技术,故不多描述;所述的翻转卸渣装置,由微型减速电机8、传动链5、弧形导轨7、制动齿轮6构成,弧形导轨7固定安装在支架2上,制动齿轮6的中心转轴固定在渗流罐1的侧壁上,微型减速电机8的转动轴通过传动链5与制动齿轮6连接,从而控制制动齿轮同步转动,制动齿轮6与弧形导轨7啮合,使制动齿轮沿导轨移动,从而翻转渗流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斌,未经刘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77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