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节能制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14497.2 | 申请日: | 2008-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69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海;秦海杰;单永明;孙铭;陈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7/00 | 分类号: | F25B7/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于忠晶 |
| 地址: | 116033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节能 制冷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
二、背景技术
在制冷系统中冷凝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温度越高制冷效率越高。为了提高低蒸发温度下系统的能力和效率,常规的做法是将一个独立的中温系统的部分制冷剂供给另一独立的低温系统进行液体过冷。虽然提高了制冷效率,但是中温系统与低温系统各自配备一套系统,而且中温系统与低温系统之间需要进行外部管路连接,如果两个系统所处位置距离比较远,外部管路较长,在传输过程中会造成较多的冷量损失,较长的管路和保温材料会增加额外的设备投资费用,成本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节能制冷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制冷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节能制冷系统,包含低温系统和中温系统,中温系统和低温系统压缩机排气管共同连接油分离器、冷凝器及储液器构成的高压部分,中温系统直接相连储液器,液体过冷后管路连接供给低温系统,换热器内液体蒸发后的气体排出管路连中温压缩机的吸气端。
所述制冷系统的冷凝器出口连接储液器进口,储液器出口分二路管路,第一路管路连接换热器进口,第二路管路经膨胀阀6’连通换热器,换热器排气口经中温气液分离器后连通中温压缩机,中温压缩机的排气管连通油分离器,油分离器连通冷凝器,换热器冷液出口经膨胀阀连通低温蒸发器进口,低温蒸发器排气口经气液分离器后连通低温压缩机,低温压缩机排气口连通油分离器2。
所述储液器出口还设置有第三路管路,第三路经膨胀阀6’’节流后连通中温蒸发器进口,中温蒸发器出口经中温气液分离器后连通中温压缩机。
所述中温压缩机和低温压缩机为螺杆压缩机、活塞压缩机或涡旋压缩机。
所述中温压缩机和低温压缩机为单机压缩机或并联压缩机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词语“中温”与“低温”是相对而言,所选定的较低蒸发温度定义为低温,蒸发温度高于低温蒸发温度的定义为中温。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提高系统中部分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达到提高系统整体冷量和节能的目的,通过合并部分功能部件以简化系统并节省成本。即在低温系统内含一个中温系统,低温系统和内含的中温系统共用高压部分部件,极大缩小管路连接距离,减少传输过程中的冷量损失,从而降低系统成本以及简化连接管路。系统节能效果主要是由于制冷循环中中温系统在高蒸发温度(高制冷效率)下工作,吸收系统中低温部分液体热量,使低温系统的液体过冷,增大低温系统蒸发器中的焓差,并减少膨胀损失,从而提高低温系统制冷量。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制冷机组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为传统过冷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并联压缩机组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的新型节能制冷系统,与传统的节能制冷系统(如图2)相比,基本制冷原理相同(如图1所示),但省去了部件油分离器2’,冷凝器3’,储液器4’,冷凝器出口管路连接储液器进口,储液器出口分三路管路,第一路管路连接换热器进口,第二路管路经膨胀阀6’连通换热器,换热器排气口经中温气液分离器后连通中温压缩机,中温压缩机的排气管连通油分离器,油分离器连通冷凝器,换热器冷液出口经膨胀阀连通低温蒸发器进口,低温蒸发器排气口经气液分离器后连通低温压缩机,低温压缩机排气口连通油分离器2,第三路经膨胀阀6”节流后连通中温蒸发器7’进口,中温蒸发器出口经中温气液分离器后连通中温压缩机。系统中所用压缩机可以是螺杆压缩机、活塞压缩机或涡旋压缩机单机压缩机或者并联压缩机组。
工作时,首先来自冷凝器3的液体进入储液器4,从储液器4出来的高压液体分为三路,第一路液体经过换热器5过冷;第二路液体经过膨胀阀6’节流后进入换热器5蒸发,第三路经过膨胀阀6”节流后进入中温蒸发器7’(第三路为图3虚线框部分,实际情况如果不需中温制冷或选用的压缩机1’能力只能满足低温系统液体过冷用,此部分可省略),过冷后的液体经过膨胀阀6节流后进入需求端的低温蒸发器7,低温蒸发器排气口连通气液分离器8后进入低温压缩机1。经过换热器5蒸发后的气体进入气液分离器8’,经过分离液体后的气体进入中温压缩机1’压缩,经过压缩机1’后的气体汇集压缩机1的排气一同进入油分离器2,经过油分离器2后进入冷凝器3进行冷凝成液体。换热器5内用于蒸发的制冷剂也可来自换热器5后的过冷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44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