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散热性封装基板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304591.6 | 申请日: | 200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6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强;王家忠;陈振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钰桥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1/48 | 分类号: | H01L21/48;H05K3/44;H05K3/46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 为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封装 制作方法 | ||
1.一种高散热性封装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下列步骤:
A、提供一铜核基板;
B、分别于该铜核基板的第一面上形成第一阻层,以及于该铜核基板的第二面上形成完全覆盖状的第二阻层,于其中,该第一阻层上形成数个第一开口,并显露其下该铜核基板的第一面;
C、于数个第一开口下方形成数个第一凹槽;
D、移除该第一阻层及该第二阻层,形成具有第一线路层的铜核基板;
E、于数个第一凹槽内形成第一电性阻绝层,并显露该第一线路层;
F、于该第一线路层与该第一电性阻绝层上形成第一介电层及第一金属层,于其中,该第一介电层及该第一金属层形成有数个定义置晶位置的中空凹槽,该中空凹槽下方显露该第一线路层,且该中空凹槽与第一线路层上的置晶接垫位置相符;
G、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一介电层上形成数个第二开口,并显露其下的第一线路层;
H、于该铜核基板的第二面上形成第三阻层;
I、于数个第二开口中及数个中空凹槽所显露的第一线路层上形成第二金属层;
J、移除该第三阻层;
K、分别于该第二金属层上形成一第四阻层,以及于该铜核基板的第二面上形成一完全覆盖状的第五阻层,其中,该第四阻层上形成数个第三开口,并显露其下的第二金属层;
L、移除该第三开口下方的第二金属层及第一金属层;
M、移除该第四阻层及该第五阻层,并形成一由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组成的第二线路层,至此,完成一具有铜核基板支撑的双层线路基板,并直接进行步骤N;以及
N、于该双层线路基板上进行置晶侧线路层与球侧电性接脚接垫的制作,于其中,在该第二线路层表面形成第一防焊层,且在该第一防焊层上形成数个第四开口,以显露第二线路层作为电性连接垫的部分,接着再分别于该第一防焊层上形成完全覆盖状的第六阻层,以及于该铜核基板的第二面上形成第七阻层,并且在该第七阻层上形成数个第五开口,以显露其下该铜核基板的第二面,之后于数个第五开口上形成数个第二凹槽,并显露数个第五开口下方的第一电性阻绝层或第一线路层,接着再移除该第六阻层及该第七阻层,以形成数个柱状接脚,之后并于数个第二凹槽内形成第二电性阻绝层,以显露球侧数个电性接脚接垫,最后,分别于数个第四开口上形成第一阻障层,以及于数个电性接脚接垫上形成第二阻障层,该第一、二阻障层为电镀镍金或无电镀镍金或电镀银或电镀锡,至此,完成一封装基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性封装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核基板为不含介电层材料的铜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性封装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七阻层是以贴合、印刷或旋转涂布所为的干膜或湿膜的高感旋光性光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性封装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第一、三、四及五开口以曝光及显影方式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性封装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形成数个第一凹槽、该步骤L移除该第一、二金属层、及步骤N形成数个第二凹槽的方法为蚀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性封装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七阻层的移除方法为剥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性封装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电性阻绝层以直接压合或印刷方式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性封装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电性阻绝层及该第一介电层为环氧树脂绝缘膜、苯环丁烯、双马来亚酰胺-三氮杂苯树脂、环氧树脂板、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或环氧树脂及玻璃纤维所组成之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性封装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以直接压合该第一介电层及该第一金属层于其上,或采取贴合该第一介电层后,再形成该第一金属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性封装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中空凹槽的形成方式为冲压、激光或铣刀成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性封装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第二开口是先做开铜窗后,再经由激光钻孔的方式形成,亦或是直接以激光钻孔的方式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钰桥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钰桥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45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