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303483.7 | 申请日: | 2008-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5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罗冬梅;李道玉;张爱民;石瑞成;常志峰;冉洪波;林昌武;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H01M4/88;H01M4/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武森涛 |
| 地址: | 61173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原液 流电 复合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热塑性聚合物塑化:在高于热塑性聚合物塑化温度的温度下塑化使其成均匀片状;
b、制备复合导电材料:导电碳黑30~60份、石墨5~10份、导电碳纤维20~40份混合均匀;
c、热塑性导电板的制备:塑化好的热塑性聚合物与复合导电材料以重量比1∶1~4混合均匀,在160~200℃温度下模压成热塑性导电板,冷却备用;
d、复合电极的制备:将石墨毡置于c步骤制得的热塑性导电板的一面或两面加压,在石墨毡上施加0.8~0.9MPa压力,温度160~200℃下压制,利用石墨毡的传热来热复合,保压冷却至常温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所述热塑性聚合物为:热塑性弹性体聚合物、热塑性塑料或按质量比为1~4∶1的热塑性弹性体聚合物与热塑性塑料的交联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热塑性弹性体聚合物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乙烯-辛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热塑性塑料为: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中还加入抗氧化剂、增塑剂、润滑剂或分散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复合导电材料的重量配比为:导电碳黑46份、石墨6份、导电碳纤维4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d步骤复合电极的制备过程中,将石墨毡置于c步骤制得的热塑性导电板的一面或两面加压,将石墨毡压缩到原来厚度的1/2~2/3,然后在石墨毡施加0.8~0.9MPa压力,温度160~200℃下压制,利用石墨毡的传热来热复合10~15分钟,保压冷却至常温即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34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双人骑折叠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