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托车复原阻尼力可调的前减震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43134.0 | 申请日: | 2008-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9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红;贺阳;孙国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31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复原 阻尼力 可调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复原阻尼力可调的前减震器,结构简单,调整方便,使用于各种类型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公知的摩托车前减震器使用最广泛的为阻尼力不可调,在使用中由于承受载荷的变化或行驶路况的不同,会出现适应性不好,当载荷加大或行驶路况不好时,希望阻尼力变大,仰制减衰振动带来的不舒适感,当载荷减小或行驶路况平坦时,过大的阻尼力会导致复位较慢,运动迟缓,不能满足行驶需要。也有阻尼力可调,但结构复杂,调整困难,制造工艺要求高,成本高,主要应用在高等级车,赛车或越野摩托车。公知的摩托车前减震器弹簧预压力可调的也不多,与阻尼力同步调整的没有,如果阻尼力可调,弹簧预压力不可调整,会出现匹配性不良,导致操纵性不好。摩托车前减震器由于运动舒适性直接传递到握着手把的两只手,对运动中的不舒适性非常敏感,因此,弹簧与阻尼力的性能匹配格外重要,特别是复原行程的性能在行驶中更显重要。压缩行程的特性主要是支撑和防止撞低及抓地性,因此,对性能的需求要求并不十分苛求,而复原行程的性能影响到运动的舒适性,性能匹配协调性,操纵灵敏性,转弯转向等功能的响应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复原阻尼力可调的前减震器,复原阻力可以与弹簧预压力同步调整,结构简单,调整方便,调整效果明显,制造成本低,对改善摩托车行驶舒适性效果显著,适应于各种类型的摩托车。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复原阻尼力可调的前减震器,它包括弹簧和复原阻尼力和弹簧预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复原阻尼力和弹簧预压力调整装置包括调整杆和调节杆上的节流套,调节螺母,调节旋纽,调节杆通过密封螺塞伸入活塞杆的内孔,由缓冲杆座支撑的活塞杆上段有产生复原阻尼力的节流性能孔,当减震器往复运动时处于复原行程时,前叉管组件内的自由阀和活塞杆上的PVC活塞环在前叉管内构成封闭工作腔A,随着工作行程移动,工作腔A油压升高,液压油在封闭环境下,流向活塞杆上段的节流性能孔,产生复原阻尼力,继续移动,活塞杆上段的节流性能孔逐渐被自由阀遮挡,复原阻尼力逐渐增大,直至活塞杆上段的节流性能孔完全遮挡达到复原行程末段,构成复原侧比较大的液压缓冲阻尼力。所述的调节旋纽上刻印有S,H字样,SOFT代表低,HARD高代表,转动调节旋纽向H方向转动,带动调节杆上的调节螺母,节流套随着转动,调节套圆周上设有一组不同孔径的节流孔,节流孔径由大变小,旋转的节流套上不同孔径与活塞杆上段的节流性能孔对接,形成逐渐增大的复原阻尼力,此时,调节螺母也随着转动,弹簧预压力增大,转动调节旋纽向S方向转动,调节杆上的调节螺母,节流套随着转动,调节套圆周上设有一组不同孔径的节流孔,节流孔径由小变大,旋转的节流套上不同孔径与活塞杆上段的节流性能孔对接,形成逐渐减小的复原阻尼力,此时,调节螺母也随着转动,弹簧预压力减小。
所述的节流套与活塞杆配合间隙很小,调节杆转动,调节杆上的圆柱销嵌入节流套带动节流套转动自如,节流套上的设置多个节流孔比活塞杆上段的节流孔小,是通过改变流过节流孔的液压油流量,实现复原阻尼力变化的。所述的密封螺塞旋入前叉管组件,调节杆穿过密封螺塞中心,密封螺塞定位调节杆,密封螺塞端部有两个放置调节钢球的孔,调节旋纽转动,钢球在小弹簧的顶压下升降,确定与节流套上节流孔的相适应的调节的级数。所述的调节旋纽与调节杆连接,带动调节杆,调节杆上的调节螺母,节流套转动,调节旋纽上开有“一”字槽,用“币”状物就可以调整,调节杆上有穿过杆径嵌入节流套的圆柱销带动节流套转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设置有复原阻尼力和弹簧预压力调整装置,在前减震器复原(伸长)时,前叉管组件内的自由阀和活塞杆上的PVC活塞环在前叉管内构成封闭工作腔A,随着工作行程移动,工作腔A油压升高,液压油在封闭环境下,流向活塞杆上段的节流性能孔,产生复原阻尼力,继续移动,活塞杆上段的节流性能孔逐渐被自由阀遮挡,复原阻尼力逐渐增大,直至活塞杆上段的节流性能孔完全遮挡达到复原行程末段,构成复原侧比较大的液压缓冲阻尼力,转动调节旋纽,调节旋纽向H方向转动,带动调节杆上的调节螺母,节流套随着转动,调节套圆周上设有一组不同孔径的节流孔与活塞杆上段的节流性能孔对接,形成逐渐增大的复原阻尼力,此时,调节螺母也随着转动,弹簧预压力增大,转动调节旋纽向S方向转动,调节杆上的调节螺母,节流套随着转动,调节套圆周上设有一组不同孔径的节流孔与活塞杆上段的节流性能孔对接,形成逐渐减小的复原阻尼力,此时,调节螺母也随着转动,弹簧预压力减小。调节装置简单,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调节方便,不需要特殊的调节工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31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