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维叠加速度及均方根速度场闭合差校正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39463.8 | 申请日: | 2008-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0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举勇;杨金华;肖又军;彭更新;满益志;王兴军;张耀堂;赖敬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 叠加 速度 方根 闭合 校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低幅度构造圈闭石油地震勘探二维地震工区速度建场精度的叠加速度及均方根速度场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二维地震工区的资料解释、变速成图工作中,测线交点普遍存在反射层时间和速度场闭合差问题。目前,针对测线交点反射层时间闭合差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对速度场闭合差问题的研究还不多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左龙凭等人在2000年提出的对不同测线计算校正算子,对交点闭合差作时变和空变时间差校正及波形校正。另外,陈遵德等人提出采用多段折线最优逼近平均速度的方法,把速度曲线分成数段,每段对应一套地层,在每段内求出相应的时间闭合差,采用数学方法进行校正,从而解决相交测线速度闭合差问题。
上述两种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消除了交叉测线的闭合差问题,提高了二维工区的速度建场精度。但都没有从闭合差产生的根本原因入手来解决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①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速度闭合差实行一刀切,做一次性校正,精度必然受到制约;②均采用数学曲线拟合的方法,前者用一个拟合函数,后者是多段拟合,降低了叠加(平均)速度的精度,同时也降低了闭合差求取的精度;③具体方法存在个性缺陷,前者针对叠加速度做校正,只适合于小地层倾角;后者在把速度纵向分段拟合时,方法本身就可能带来速度闭合问题,并且该方法只能针对大套地层,精度受到限制。
交叉测线速度不闭合的问题是制约二维地震工区,尤其是低幅度构造二维地震工区速度建场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探究交叉测线速度闭合差产生的根本原因,研发科学有效的校正技术成为当前二维地震工区速度研究的主要内容。前人的研究没有从速度闭合差产生的根本原因入手,试图采用纯粹的数学方法彻底解决地球物理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形成二维速度场闭合差的根本原因,即地震资料主测线和联络测线不闭合,资料解释时的T0闭合差导致叠加速度场主测线、联络测线的闭合差以及在将叠加速度转换为均方根速度时,由于主测线、联络测线视倾角的差别,均方根速度本身存在闭合差这两个方面采用两步法分别对这两种闭合差进行校正,最后得到精确的二维地震速度场。
1、解释T0闭合差引起的叠加速度闭合差校正技术。
由于T0时间和叠加速度谱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在二维剖面解释过程中,往往存在时间闭合差,在编制T0图时要对T0时间闭合差进行校正,同样这个时间闭合差也会引起速度谱的闭合差,因此要对这个速度闭合差进行校正。校正时根据解释提供的每条线的T0时间和T0平面图,计算每条线T0时间与T0平面图的时间差△T(见附图1),把这个时间差作为速度谱的校正量,根据△T正负(上抬为负,下移为正)的不同,用不同的速度和校正公式对速度谱做校正:
当△T>0时,校正速度用地表充填速度v0
第一步:用Dix公式由速度谱上的叠加速度计算第n层的层速度:
第二步:由层速度反算叠加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94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外引脚的多芯片半导体封装构造及导线架
- 下一篇:封装用基板及半导体封装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