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压综合实验箱控温密封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23208.4 | 申请日: | 2008-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2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孟晓风;张卫军;白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B01L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 地址: | 100191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实验 箱控温 密封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温压综合实验箱的控温密封门,特别涉及一种气体温压变化范围大、对实验箱的密封性和内部气体温度指标要求高、而且需要主动控温的密封门。属于实验室温控设备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参照图1,以往的气体温压实验箱的密封门2’有门轴4’、把手11’、观察窗口10’、观察窗口固定座9’和旋钮6’。门框3’安装在实验箱壁板1’上,上面焊接有门轴固定座7’、密封环8’和门固定孔5’。门壁外侧有保温层保温,门轴与旋紧旋钮的配合,使门挤压门框上的密封环实现密封。
采用此种结构的密封门存在如下问题:
1、门轴与旋紧旋钮配合的方式不能提供较大的挤压力,尤其是箱体内外压差过大时,气体渗漏的趋势增强,容易在靠近门轴一侧造成压力渗漏。
2、门与内部气体存在温度差异,且门的质量大、热容大,将持续影响内部气体温度场。
3、当实验箱内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异过大时,门与门框的接合处容易造成温度泄露,实验箱内门附近的温度场均匀性较差,进而使实验箱内整个气体温度场受到影响。
(三)发明内容:
1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压综合实验箱控温密封门,它能使门的温度与箱内气体温度一致,基本杜绝来自门及环境的温度影响;它能增大门与门框间的挤压力,使密封环与门的接触更紧密,有效地减小实验箱的压力渗漏。
2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温压综合实验箱控温密封门,它是由箱体壁板、门、门框、门轴、门轴固定座、密封环、旋转接头组成;密封环放置在带凹槽的门框内,门框焊在箱体壁板正中,门通过其上的门轴安装在门框上的门轴固定座内,旋转接头用带弹簧的螺钉紧固在箱体壁板上。
其中,该门是由设有观察窗的固定座、设有并行凹槽通道的金属板和蒙皮相互连接而成,处于门壁夹层内的并行凹槽通道通过液体输入、输出口,进入和流出液体进行换热循环,门把手、观察窗安装在门外侧;
其中,门框四周设有四个带螺纹的门固定孔,通过四个带有弹簧的旋钮旋进螺孔,增大了拧紧力,压紧密封环,实现了门与门框的密封;
其中,旋转接头由金属软管、转换器和旋转管组成,转换器用四个带弹簧的螺钉固定在箱体壁板上,转换器一端接金属软管,另一端接旋转管,旋转管与门的液体输入口、输出口连接;金属软管可小范围移动,旋转管可以绕轴线转动,它在转动过程中,保持内部液体的密封状态;
其中,门框左侧端的上、下方各有一个门轴固定座。门轴固定座上设有通孔,用带弹簧的螺钉将其固定于门框壁上,挤压门轴固定座可使其实现小范围移动。在门的旋紧过程中,门轴固定座与旋转接头连同金属软管一起跟随门移动。
3.优点与效果
(1)处于门壁夹层的液体循环换热通道采用并行结构,且液体与门壁直接接触,接触面积大,传热系数高,能够加快控温密封门的控温速度,提高控温稳定性;且并行流动结构能够极大地增大通过换热通道的液体总流量、载热量,能够保证箱门控温的热量供应。
(2)旋转接头的应用,可使换热液体由箱壁管路过渡到门壁夹层的换热通道,且不影响门的转动。门在转动过程中,换热液体能始终处于密封状态。
(3)旋钮旋紧结构使门与门框的挤压力更大,结合更紧密,可保证实验箱内气体在大范围压力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严格的密封状态。带弹簧螺钉的应用,使门轴固定座与旋转接头在旋钮的旋紧过程中能够跟随门一起移动,不影响门的紧固。
(四)附图说明:
图1 传统实验箱密封门及门框结构示意图
图2 控温密封门及门框结构示意图
图3 控温密封门分解示意图
图4 旋转接头示意图
图5 带弹簧螺钉的使用示意图
图6 门轴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7 换热液体流动方向示意图
图中标号和符号说明如下:
1、1’箱体壁板; 2、2’门; 3、3’门框; 4、4’门轴;
5、5’门固定孔; 6、6’旋钮; 7、7’门轴固定座; 8、8’密封环;
9、9’观察窗固定座; 10、10’观察窗; 11、11’门把手;
12 旋转接头; 13 金属软管; 14 转换器; 15 旋转管;
16 通孔; 17 螺钉; 18 弹簧; 19 凹槽通道;
20 液体输入口; 21 液体输出口; 22 金属板; 23 蒙皮。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32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2,4-二氯苯胺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活性黑染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