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辐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16814.3 | 申请日: | 2008-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0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贾强;李荣先;阎玺庆;王乃利;刘西京;裴渭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1/29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万商天勤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9 | 代理人: | 王志明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辐射作用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含有鱼腥草提取物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电磁辐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各种频率的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对于人体这一良导体,电磁波不可避免地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从而造成辐射污染。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电磁辐射的危害,早在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五大影响:
一、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
二、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
三、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四、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组织发育、骨骼发育、视力下降;肝脏造血功能下降,严重都可导致视网膜脱落。
五、电磁辐射可使男性性能下降,女性内分紊乱,月经失调。
辐射污染已被公认为是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大公害。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已将电磁辐射列入必须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电磁辐射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所以对抗辐射污染物品的研究非常适合于现代的需求。
目前市场上,主要以抗氧化饮料辅助于抗辐射,但是还没有专门的抗辐射饮料,这是市场上的一个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辐射功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抗辐射饮料,该饮料的配方包括:饮用水、鱼腥草、薄荷、以及糖;各组分的重量比为:每1000g饮用水配鲜鱼腥草40~100g,干薄荷1~3g,糖20~50g。
为了使口感更佳,该饮料的配方中还包括天然甜蜜素和柠檬酸,每1000g饮用水配天然甜蜜素1~5g,柠檬酸1~5g。
较佳的实施例是,该饮料的配方及其重量比为:每1000g饮用水配鲜鱼腥草50g,干薄荷2g,糖40g,天然甜蜜素3g,柠檬酸3g。
本发明抗辐射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40~100重量份鲜鱼腥草提取挥发油;
b.在步骤a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和水提液中加入1000重量份的饮用水和1~3重量份的干薄荷,再进行热水浸提;
c.加入20~50重量份的糖,溶解均质后过滤并除去杂质;
d.加入步骤a中提取的挥发油,均质并灌装封口。
为使口感更佳,在所述步骤c中还可加入1~5重量份的天然甜蜜素和1~5重量份的柠檬酸。
所述步骤a中挥发油的提取时间为4~8小时,所述步骤b中热水浸提的时间为10~30分钟。
所述步骤c中先用0.2μm的陶瓷膜过滤,再通过10000分子量截留的超滤膜去除杂质。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抗辐射饮料具有抗辐射作用,可有效缓解电磁辐射引起的各种不良症状,其配方具有独特的糖酸比,饮料色泽金黄,浓度适宜,酸甜适口解渴,没有防腐剂和色素,是天然的保健饮品,适合一切健康及身体虚弱人士长期饮用,是男女老少皆宜的抗辐射饮料;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抗辐射饮料的配方包括:饮用水、鱼腥草、薄荷、以及糖;各组分的重量比为:每1000g饮用水配鲜鱼腥草40~100g,干薄荷1~3g,糖20~50g。为了使口感更佳,该饮料的配方中还包括天然甜蜜素和柠檬酸,每1000g饮用水配天然甜蜜素1~5g,柠檬酸1~5g。
本发明的抗辐射饮料的主要原料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阴干用或鲜用。营养分析表明,每百克鱼腥草含蛋白质2.2克,脂肪0.4克,多糖6克,钙74毫克,磷53毫克以及挥发油等。药理研究表明,鱼腥草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延缓小白鼠实验性结核病变的发展,延长小白鼠的寿命;能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增加尿液分泌,还有止痛、止血、促进机体组织再生和抗辐射等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68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