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16799.2 | 申请日: | 2008-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9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傅宇晨;袁敏勋;马水良;谢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万讯自控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6/16 | 分类号: | H02P6/16;H02P6/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刘大弯;王琦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机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工业过程控制的电动执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工业过程控制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同 时,作为提高工业加工生产效益的要求,智能化控制也逐步成为主要的保证 手段。而智能化控制的实现不仅需要具备集成控制的操作平台,同时也需要 每个过程控制部件的智能化。而电动执行器作为主要的过程控制用执行器, 对它的智能化更新显得特别重要。
传统的电动执行器领域,基本上都采用交流电机控制系统。对于交流电 机而言,其存在如下缺陷与不足,为电动执行器的智能化更新带来了诸多困 难:
A.因采用交流电机,启动特性不佳;
B.速度调节复杂,成本高,一般都是按固定转速运行;
C.电机过载保护需要靠机械设计完成,增加机构复杂性,一些小型电动 执行器因为没有安装机械保护装置,常会导致电机烧毁;
D.交流电机尺寸偏大,不利于小型化设计;
E.扭矩保护点只能设置一个,无法进行在线的配置,不利于电动执行器 与不同负载配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将直流电机控制技术引入电动执行器领 域,解决传统电动执行器采用交流电机的启动力矩不足、速度控制困难等多种 缺陷。
本发明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包括顺序连接的电机控制单元、驱动电路和执行电机,所述执行电机为三相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置有三组换相电路,其3个输出端分别与直流电 机的三个相线(U、V、W)连接。直流电机设置有转子位置检测装置,其输出 的反映电机转子的3个位置信息(H1、H2、H3)分别接入电机控制单元,电 机控制单元根据转子的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电路电流输出的换相。所述换相 电路设置有并联的上半桥开关管和下半桥开关管,所述电机控制单元1输出 的6路(UH、UL、VH、VL、WH、WL)脉宽调制信号,分别用于控制驱动电路 的6个上、下半桥开关管的导通与断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针对电动执行器的特性,采用三相直流电机控制系 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交流电机启动特性不佳的缺陷;三相无刷直流电 机的体积小,便于电动执行器的小型化设计。
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是,系统增加了与位置检测装置连接的速度检测单元, 其根据电机转子的位置信号的间隔,计算出无刷直流电机的转速,输入控制 单元,通过动态调节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实现三相无刷直流电机转速的 稳速控制功能。
当负载拉动电机时,在指定运转速度下,所述电机控制单元,在脉宽调 制信号的周期内,输出控制驱动电路的同相上半桥开关管和下半桥开关管分 别导通的叠加信号,用于稳定直流电机的运转速度。所述叠加信号设置有防 止同相上半桥开关管和下半桥开关管同时导通的“死区”。
通过在电机驱动桥上、下半桥叠加不同脉宽调制信号的方法,控制直流 电机在不同外部负载状态下保持稳定速度工作。
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是,系统增加了连接驱动电路的电流设置单元,用 于采集直流电机的工作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同用户动态设置的一个信号 电压比较后,接入电机控制单元的控制端,限制驱动电路的工作电流,用于 设置直流电机的最大输出扭矩。
动态调整最大输出扭矩,过载保护点可以设置多个,与电动执行器的不 同负载配套使用。
本发明的还有一种改进是,系统增加了判断供电中断的掉电保持单元, 检测到掉电情况后通知电机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路和直流电机进入发电、 制动流程,利用电机反向发电的能量供电机控制单元工作并制动电机。
通过检测供电电源,及利用执行器惯性发电的方法,控制在设备掉电时 能够正常的保持在当前位置状态。电子方式实现掉电保持功能,可简化执行 器的相关机构。
通过使用这些技术,使得在电动执行器上引入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显得 性能更加优越。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逻辑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电机控制单元1的逻辑方框图;
图3为本发明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单片机的引脚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直流电机控制系统,驱动电路2的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万讯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万讯自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6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