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段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15569.4 | 申请日: | 2008-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3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元数控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9/02 | 分类号: | H01H19/02;H01H19/03;H01H1/54;H01H19/54;H01C10/16;H01C10/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波段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波段开关,特别是指一种开关旋纽以磁吸力吸引定位以 及运动作功,以达放大、调节、转换等功效的波段开关。
背景技术
波段开关其导电原理为直接驱动接触片,使带电一端与非带电一端连接, 但是目前这些开关内部使用过程中会有灰尘、水气、接触片与接触点(电阻基片) 摩擦产生的粉末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污垢,这些物质会增加电路中的不必要电阻 抗,严重时可使电路产生故障甚至电路中断,况且,现有开关因零件多,组装 极为不便,增加了生产线的组装步骤,提高生产成本;再者,现有波段开关无 法调整扭力的机构,由此可见,上述习用物品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 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案发明人鉴于上述习用波段开关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 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波段开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波段开关,该开关在旋转时是经由磁力的相 互吸引,以达生产制作的简化。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波段开关的扭力经由磁性体数量的增减 调整,以调整转动扭力能变化的波段开关。
可达成上述发明目的的波段开关,包括有:
一主体,具有容置区域,其容置区域内周围环列有磁性体;
一转动件,是组装于主体的容置区域内,该转动件上以一穿轴轴设于主体, 其侧边至少有一磁性体(或金属体),而底面固设有接触片;
一底盖,用以盖合主体的容置区域,其一侧面包括至少一电子元件能直接 或间接与转动件的接触片接触,且该电子元件上设有不同系数的电阻元件。
本发明的波段开关改变主体、转动件与底盖间摩擦驱动的原理,用磁力吸 引的方式控制转动扭力的大小,从而达到提供无接触微调输出,减少接触片与 接触点摩擦产生的污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波段开关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2为该波段开关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该容置区域的磁性体与转动件的实施示意图;
图4为该容置区域的磁性体、转动件与底盖的实施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波段开关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所提供的波段开关为用于调光、调整速度等功用 的波段开关,主要包括有:一主体1、一转动件2以及一底盖3。
该主体1具有容置区域11,该容置区域11内周围环状等距排列有磁性体1 2,该磁性体12为磁铁、永久磁铁、电磁铁或电磁线圈(magnet coil);
该转动件2是组装于主体1的容置区域11内,该转动件2上以一穿轴21 轴设于主体1,其侧边至少有一磁性体22(或金属体),而底面固设有接触片23, 该接触片23为金属材质所构成,以提供导通电路的功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 性体22为磁铁、永久磁铁、电磁铁或电磁线圈,而该金属体为铁、钴、镍等金 属;该磁性体22数量的变化,能增加或减少转动时的扭力大小;
该底盖3用以盖合主体1的容置区域11,该底盖3与主体1的接触面间可 再设有防水橡胶,以防止水气进入主体1内,本发明的底盖3其一侧面包括至 少一电子元件31能直接或间接与转动件2的接触片23接触,且该电子元件31 上设有不同系数的电阻元件;该电子元件31是设置于与容置空间接触的侧面, 在本发明的应用为将电子元件31环状排列于底盖3上,且位于转动件2的接触 片23的转动路径上,以提供接触片23转动时能与至少一电子元件31接触。
请再参阅图3与图4,本发明的波段开关在操作时可再于转动件2的穿轴2 1增设一旋纽4,以方便使用者调整速度快慢或光线明暗,当旋纽4被转动时, 转动件2上的磁性体22(或金属体)会与主体1其容置区域11内环列的磁性体1 2相吸引,而可提供旋纽4微调角度的功用,该转动件2底面的接触片23则会 因为旋纽4的微调,而使接触片23依序的与底盖3上的电子元件31相接触, 因接触片23所对应接触的电阻系数不同,所以可以利用不同的电阻系数输出不 同的电流,以达调整的目的。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该主体1具有容置区域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元数控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元数控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55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氟树脂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基于网际协议电视的节目播放方法、用户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