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设备、音/视频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14423.8 | 申请日: | 2008-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2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宇;金洪亮;张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N7/16 | 分类号: | H04N7/16;H04N5/44;H04L12/28;G06Q30/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 玮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设备 视频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音/视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设备,音/ 视频系统及其方法,即使在将音/视频节目下载到本地后,也能够按照 预定的策略更新音/视频广告或上传关于音/视频广告和/或其他音/视 频节目的统计信息,例如收视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最大的视频网站平均 每日播放的视频数量已经达到上亿个。这意味着网络视频广告将进入 一个爆发式发展的阶段。目前,常用的视频广告放送方式是用户在视 频网站打开某视频节目时,网站服务器自动将视频广告添加到视频节 目的指定位置处,通常是视频节目的起始位置或者结束位置。然后将 合成的视频以流媒体的形式发送到用户终端上,以在线视频的方式供 用户观看。此模式通常不能将视频节目下载保存到本地,因为下载的 方式难以满足运营商插入不同广告内容的需求。
如现有技术发明申请专利CN101184248所公开的内容,该现有技 术公开了一种生成带有广告的视频节目的方法,用以解决目前现有技 术只能在视频节目的起始或末尾处插入广告的问题。该现有技术的特 点是将广告内容在编码格式转换时插入到视频节目中,在更换广告时 将新广告插入到前次广告的位置。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仅适 用于视频节目和视频广告内容在视频网站服务器前端进行合成的情 况,当视频节目被下载到用户终端,便无法实现广告内容的更换动作。
另外,网站的页面浏览量(PV)一直是衡量网站价值的重要标准, 视频网站的视频观看次数也是衡量视频网站和视频节目的重要依据。 但此观看统计量仅仅在用户在线观看网站视频时才能进行准确的统 计,当用户将视频节目下载到终端设备后的观看次数运营商将无法获 得,这样不利于商家准确的掌握其广告的投放效果。
另外,随着移动电视在中国的推广,移动设备上的视听率信息也 将受到数字电视节目提供商、广告代理商和数字电视运营商关注。同 样需要收集移动终端设备的数字电视收视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终端设备,音/视频系统和方法,能够在 音/视频节目下载到用户终端后进行广告更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终端设备,音/视频系统和方法,能 够在音/视频节目下载到用户终端后统计并上传观看次数之类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能够访问网络的终端设备,包 括:
数据接收/发送装置,用于从网络上的至少一个服务器下载音/视 频节目和与该音/视频节目相关联的音/视频广告和投放策略;
存储器,用于存储下载的音/视频节目和与该音/视频节目相关联 的音/视频广告和投放策略;
广告插入装置,用于在用户播放音/视频节目时根据投放策略将 音/视频广告插入到音/视频节目的指定位置;
呈现装置,用于呈现音/视频节目/广告;
统计装置,用于统计用户播放的音/视频节目和与该音/视频节目 相关的音/视频广告的信息,并将统计结果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其中,在所述数据接收/发送装置访问网络时,上传所述统计结果。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终端设备的方法,包括步 骤:
从网络上的至少一个服务器下载音/视频节目和与该音/视频节 目相关联的音/视频广告和投放策略;
存储下载的音/视频节目和与该音/视频节目相关联的音/视频广 告和投放策略;
在用户播放音/视频节目时根据投放策略将音/视频广告插入到 音/视频节目的指定位置;
呈现音/视频节目/广告;
统计用户播放的音/视频节目和与该音/视频节目相关的音/视频 广告的信息,并存储统计结果;
其中,在所述终端设备访问网络时,上传所述统计结果。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音/视频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服务器,每个服务器包括:
音/视频数据库,用于存储音/视频节目和与该音/视频节目 相关联的音/视频广告和投放策略;
终端设备,包括:
数据接收/发送装置,用于从网络上的服务器下载音/视频节 目和与该音/视频节目相关联的音/视频广告和投放策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44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