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整合网络设备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12516.7 | 申请日: | 2008-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2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勇;郑凯;邵凌;韩竹;陈琳;薛伟;林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 静;张亚非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整合 网络设备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网络设备(network appliance),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整合网络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运营商或大企业的数据中心,通常使用来自不同厂商的并具有不同 功能的设备来提供安全解决方案。由于来自不同厂商的设备可能具有不同 接口,这些设备都需要以适当方式接入到网络中,且各设备的功能之间可 能存在着配合和依赖的关系,因此,这种解决方案难于部署新的设备和功 能,难于扩展,且难于管理。此外,当企业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也很难对 现有的设备和部署进行调整,将现有投资用于新的目的,从而降低资本支 出成本。
除了安全设备外,越来越多的具有各种功能的其他网络设备,例如负 载均衡器、加速器、协议仲裁器、SOA设备等,也被部署到网络中,以满 足越来越多的应用需求。这些设备的引入更加剧了上述问题。
因此,如何将来自各个厂商的各种网络设备有效地集成和整合起来, 形成一个统一的平台,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Crossbeam公司提出了一种将各种网络设备集成到一个统一平台上的 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中包括三种模块,其中,NPM为前端网络处理模块, 其用于执行数据包的分类和引导,APM为安全应用处理模块,CPM为控 制处理模块。在软件方面,该解决方案支持三种类型的流路径:串行、并 行和分支。然而,该解决方案有如下问题:连通性有限,不支持将较多的 网络设备连接到网络上,也不支持跨机架的解决方案;此外,所述NPM 模块和APM模块之间使用专有接口,这导致更高的硬件设备成本和软件 移植及迁移成本,限制了网络设备部署的灵活性和适用性,使得无法部署 来自不同厂商的各种具有通用接口和更多功能的网络设备。
显然,本领域中需要一种更为有效、灵活和通用的整合网络设备的解 决方案。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整合网络设备的系统,该系统 包括:一个或多个交换设备,通过以太网接口将多个网络设备互连;其中, 每一个交换设备能够根据定义的服务序列被配置,其中所述服务序列定义 了由网络设备处理数据包以提供服务的流程,经过所述配置的交换设备能 够将进入该系统的数据包路由到所述多个网络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中进行 处理,以便完成所述服务序列所定义的流程。
在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整合网络设备的方法,该方法 包括:将多个网络设备通过一个或多个交换设备以及以太网接口互连;以 及根据定义的服务序列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交换设备中的交换设备,其中 所述服务序列定义了由网络设备处理数据包以提供服务的流程,经过所述 配置的交换设备能够将进入的数据包路由到多个网络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 进行处理,以便完成所述服务序列所定义的流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包括:更好的扩展性,能够通过方便地将新 的网络设备连接到交换设备而提供新的功能,且能够通过在原有的或新的 网络设备之上定义新的服务序列而提供新的服务;使用标准的以太网接口 和链路,因此可以方便地使用来自不同厂商的通用网络设备,从而降低了 硬件设备购置和更新成本以及应用移植和迁移成本,也提供了更丰富的功 能和更好的性能;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支持跨机架和跨交换设备的解 决方案。
附图说明
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了被认为是本发明的特点的创造性特征。但是,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下面对说明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更好地理解发明本身 以及其优选使用模式、目标、特征以及优点,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用于整合网络设备的系统可在其中运行的示例性 网络环境;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整合网络设备的系统;
图3示出了可用于本发明的系统中的一示例服务序列的工作机制;
图4示出了可用于本发明的系统中的由几种安全设备组成的几种服务 序列的示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整合网络设备的系统处理数据 包的流程;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整合网络设备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25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