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钼酸锌纳米材料的诱导控制合成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04702.6 | 申请日: | 2008-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 发明(设计)人: | 贾润萍;王霞;杨俊和;张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1G39/00 | 分类号: | C01G3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 地址: | 20023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钼酸 纳米 材料 诱导 控制 合成 方法 | ||
1.一种钼酸锌纳米材料的诱导控制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分别称取锌源、钼源以及形貌控制剂,将其置入到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中,往高压釜中添加蒸馏水,使锌源和钼源的摩尔浓度分别为0.3~1.0mol/L、0.3~1.0mol/L,形貌控制剂浓度为0~7g/L,然后封闭高压釜并将其置于烘箱中140~200℃加热2~1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高压釜梯度冷至室温后取出;
其中锌源选自可溶性的氯化锌、硝酸锌或醋酸锌中的一种;
钼源选自Na2MoO4、K2MoO4或H2MoO4中的一种;
形貌控制剂为氨三乙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柠檬酸、多聚甲醛中的一种;
(2)将反应釜中的上层清液用胶头滴管吸出,下层沉淀置于烧杯中,用超声处理30分钟,静置0.5~2小时后,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分离,转速控制为4000r/min,时间为10min;
(3)将离心分离得到的沉淀产物依次用蒸馏水、丙酮和无水乙醇分别清洗三次,即获得钼酸锌纳米材料的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钼酸锌纳米材料的诱导控制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诱导控制合成方法步骤(1)中加入0.2g柠檬酸,在步骤(3)可得到长8μm、宽600nm的钼酸锌针状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钼酸锌纳米材料的诱导控制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诱导控制合成方法步骤(1)中加入0.2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步骤(3)可得到长1.5μm、宽800nm、高200nm的钼酸锌宽板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钼酸锌纳米材料的诱导控制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诱导控制合成方法步骤(1)中加入0.2g氨三乙酸,在步骤(3)可得到长4μm、宽500nm、高200nm的钼酸锌长板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钼酸锌纳米材料的诱导控制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诱导控制合成方法步骤(1)中加入0.2g多聚甲醛,在步骤(3)可得到尺寸为80nm的钼酸锌颗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钼酸锌纳米材料的诱导控制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得到的钼酸锌材料的荧光峰发生蓝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47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