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缸、反动式加冲动式汽轮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04269.6 | 申请日: | 2008-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3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倪;张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3/04 | 分类号: | F01D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明辉 |
| 地址: | 201100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动 冲动 汽轮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缸汽轮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单缸、反动式加冲动式、100MW等级三压再热联合循环汽轮机。
背景技术
汽轮机是电站建设中的关键动力设备之一,是把热能转换成机械能进而转换成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由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经过蒸汽透平,将热能与压力势能转换成汽轮机的机械能,带动汽轮机转子做功,该机械能通过汽轮机转轴传递给发电机,从而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联合循环是指将燃气轮机作为前置透平,由余热锅炉回收燃气透平的排气余热,产生若干档压力蒸汽,将蒸汽引入汽轮机,燃气透平与蒸汽透平均输出轴功,带动发电机转换出电能。用于上述联合循环中的汽轮机一般被称作联合循环汽轮机,当前效率最高的联合循环汽轮机为三压再热联合循环汽轮机。该种联合循环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汽轮机根据其汽流在透平中的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冲动式汽轮机与反动式汽轮机。对于冲动式汽轮机,由若干个冲动级构成,每个冲动级包括一个静叶和一个动叶通道,蒸汽主要在静叶通道中膨胀做功,在动叶通道中只改变气流方向,没有膨胀,透平级的反动度较小。对于反动式汽轮机,由若干个反动级构成,每个反动级包括一个静叶和一个动叶通道,蒸汽在静叶通道和动叶通道中均膨胀做功,透平级的反动度较大。传统的汽轮机设计要么采用冲动式设计,要么采用反动式设计,其各有优缺点,同时并存于汽轮机的领域当中。
对于需要获得单缸100MW等级三压再热联合循环汽轮机,传统的冲动设计存在转子刚度不足问题,传统的反动式设计存在转子推力自平衡难的问题。因此,目前在汽轮机领域中,尚无单缸100MW等级三压再热联合循环汽轮机。
100MW等级汽轮机若设计成为多缸,多转子结构,存在结构复杂,尺寸大,用料多,制造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缸、反动式加冲动式汽轮机,该汽轮机克服了单缸100MW等级三压再热联合循环汽轮机的传统的冲动设计转子刚度不足问题与传统的反动式设计转子推力自平衡难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缸、反动式加冲动式汽轮机,包括水平横卧的汽缸和设置在汽缸内的转子,转子由前后端轴承支撑;所述汽缸内被分为两个逻辑部分,即高压部分和中低压部分;高压部分内设置若干个反动级,每个反动级包括一个静叶和一个动叶,反动级的静叶设置在高压内缸上,动叶设置在转子上;中低压部分内设置若干个冲动级,每个冲动级包括一个静叶和一个动叶,冲动级的静叶设置在持环上,动叶设置在转子上。
所述高压部分和中低压部分为反流布置,即:高压蒸汽从高压部分垂直进汽,在高压部分由后向前流动做功;再热蒸汽从中低压部分的前部垂直进汽,在中低压部分由前向后流动做功;二次补汽从中低压部分的中前部垂直进汽,与再热蒸汽汇流后由前向后流动做功。
所述在高压部分内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平衡活塞汽封和第二平衡活塞汽封。
所述在中低压部分内的前端设置有第三平衡活塞汽封。
本发明的汽轮机被设计成单缸单转子结构,其内部可分为高压和中低压两个逻辑部分;高压部分采用反动式设计,中低压部分采用冲动式设计,且高压部分与中低压部分反流布置;转子推力采用分段各自平衡方式,即高压进汽部分和中压进汽部分各自设置自己的平衡活塞汽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高压部分采用反动式设计的优点在于,其可以大大增加高压部分的转子轴径,提高转子的刚度;中低压部分采用冲动式设计的优点在于:利用冲动式结构轴向推力相对较小的特点,降低平衡活塞汽封直径,也减小中低压部分转子的轴径,使其与高压部分转子轴径更为接近,减少了转子轴径的阶跃,使得转子的质量分布更为均匀,从而使得转子的轴系响应更趋于理想。这样,同时解决了传统的冲动设计转子刚度不足问题与传统的反动式设计转子推力自平衡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单缸、反动式加冲动式汽轮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高压部分的反动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低压部分的冲动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42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