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位羟基/甲氧基多溴联苯醚的合成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03986.7 | 申请日: | 2008-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3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郑柯文;高丽萍;曹洁;郑裕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43/295 | 分类号: | C07C43/295;C07C41/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文欣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间位 羟基 基多 联苯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位羟基/甲氧基多溴联苯醚meta-OH/MeO-PBDEs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做meta-OH/MeO-PBDEs合成的主要由德国的Marsh领导的团队在进行, 但主要针对对位或邻位羟基/甲氧基多溴联苯醚的合成,这类的文献报导比较多。对间位羟基 /甲氧基多溴联苯醚合成的报导很少。该方法主要通过碘化碘盐和含两个溴的间位甲氧基苯酚 发生Ullmann偶合反应制得。此种方法虽然步骤简单、容易操作,但是最终产物苯环上溴取 代的位数很少,meta-OH/MeO-PBDEs上的溴最多只有5个,达不到目前检测到5个溴以上的 meta-OH/MeO-PBDEs标样要求。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碘化碘盐与3-羟基苯甲醛Ullmann偶合 的产物,进一步发生Baeye-Villliger氧化再水解反应将醛基转变成羟基,再根据羟基的邻、 对位效应进行溴取代。此种方法虽然可以生成5个溴的mete-OH-PBDEs,但是在 Baeye-Villliger氧化那一步反应条件比较苛刻、产率很低、副反应多,并且溴也只能在羟 基的邻、对位上取代、产物种类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是为了提供一种间位羟基/甲氧 基多溴联苯醚meta-OH/MeO-PBDEs的合成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反应机理如下:
1.2,4-二溴苯酚与5-氟-2-硝基苯甲醚反应生成间位羟基/甲氧基多溴联苯醚。
2.3-氨基苯酚与5-氟-2-硝基苯甲醚为原料合成间位羟基/甲氧基多溴联苯醚
根据上述反应机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间位羟基/甲氧基多溴联苯醚的合成方法,以2,4-二溴苯酚与5-氟-2-硝基苯甲醚 为原料,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偶合反应:将2,4-二溴苯酚、5-氟-2-硝基苯甲醚与无水Na2CO3以1.2~1.5∶1∶1 的摩尔比溶于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中,回流反应1.5~2.5小时,得偶合产物A1, 其结构式为:
b.硝基还原反应:将步骤a所得偶合产物A1与还原剂铁粉按1∶1~1.5的当量比溶于 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剂中,70~90℃温度下反应0.5~1.5小时,生成氨基化合物A2; 所述的混合溶剂中乙醇和乙酸的体积比为1∶1~1.5;氨基化合物A2的结构式为:
c.去氨基反应:将步骤b所得氨基化合物A2与NaNO2按以1∶1~1.2的当量比溶于质 量百分比浓度为37%的HCl溶液中,重氮化反应30~60min后,加入H3PO2,常温反 应10~15h,得甲氧基化合物A3;所述的H3PO2与氨基化合物A2的当量比为1.2~1∶1; 甲氧基化合物A3的结构式为:
d.脱甲基:将步骤c所得甲氧基化合物A3与BBr3按1∶5~10的当量比溶于CH2Cl2中,回流反应6~10小时,即可脱去甲基为羟基,得化合物A4,其结构式为:
e.溴取代反应:将步骤d所得化合物A4与Br2按1∶3~3.2的当量比溶于冰乙酸中; 反应2~3小时;得间位羟基/甲氧基多溴联苯醚,其结构式为:
一种间位羟基/甲氧基多溴联苯醚的合成方法,以2,4-二溴苯酚与5-氟-2-硝基苯甲醚 为原料,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偶合反应:将2,4-二溴苯酚、5-氟-2-硝基苯甲醚与无水Na2CO3以1.2~1.5∶1∶1的 摩尔比溶于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中,回流反应1.5~2.5小时,得偶合产物A1,其 结构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3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