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代9,10-二萘基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03245.9 | 申请日: | 2008-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8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恒;郑飞璠;夏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拓引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C15/28;C07C1/20;H01L51/50;H01L51/54;H01L51/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 地址: | 200234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10 二萘基蒽类蓝光 有机 电致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取代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R1,R2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4-甲基苯基或它们的卤代物,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代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为甲基,R2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4-甲基苯基或它们的卤代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代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为甲基,R2为叔丁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代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R1为乙基,R2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4-甲基苯基或它们的卤代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代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R1为乙基,R2为叔丁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代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R1为异丙基,R2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4-甲基苯基或它们的卤代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代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为异丙基,R2为叔丁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代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为叔丁基,R2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4-甲基苯基或它们的卤代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代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为叔丁基,R2为叔丁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代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为三氟甲基,R2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4-甲基苯基或它们的卤代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取代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为三氟甲基,R2为叔丁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代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为全氟叔丁基,R2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4-甲基苯基或它们的卤代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取代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为全氟叔丁基,R2为叔丁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取代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为全氟叔丁基,R2为全氟叔丁基。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代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为4-三氟甲基苯基,R2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4-甲基苯基或它们的卤代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取代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为4-三氟甲基苯基,R2为叔丁基。
17.一种取代蒽类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取代-9,10-二(6-卤代叔丁基-2-萘-)-9,10-二醇的合成;
步骤2、9,10-二(6-卤代叔丁基)萘-2-取代蒽的合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1.1、将0.04-0.06mol的6-叔丁基-2-溴萘,40-60ml的THF,共混搅拌,氮气保护;降温至-78℃后,开始滴加计算量的正丁基锂/正己烷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保持反应液温度在-70℃以下;待反应液逐渐变成黄色浊状时,滴毕,搅拌备用;
步骤1.2、在另一容器中加入0.020-0.027mol的2-取代蒽醌,70-90ml的THF,共患搅拌,氮气保护;降温至-78℃后,将步骤1.1的反应液缓慢转移至本步骤的容器中,控制反应液温度在-70℃以下,继续搅拌,让其自然升温,反应过夜。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2之后加入后处理步骤1.3,包括:
将反应液倾入水中,用150-200ml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层,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浓缩得2-取代-9,10-二(6-叔丁基-2-萘-)-9,10-二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拓引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拓引数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32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