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探测器焦平面组件应力模拟实验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01531.1 | 申请日: | 2008-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3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燕;李言谨;龚海梅;丁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L1/00 | 分类号: | G01L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英 |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探测器 平面 组件 应力 模拟 实验 结构 | ||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应力模拟实验结构,其特征在于:被模拟的界面被粘结层甲(1-1)和被粘结层乙(1-3)之间通过由粘结柱阵列(1-2)粘结起来。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应力模拟实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粘结柱阵列(1-2)采用矩形点阵排列,其中心距不大于待模拟界面的最小尺寸的十分之一,柱高度及大小不大于所模拟材料层最薄厚度的十分之一,柱材料的杨氏模量应大于被模拟界面材料层的杨氏模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15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