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偏航或变桨轴承负游隙的测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00522.0 | 申请日: | 2008-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4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沈祖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合滚动轴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美英 |
| 地址: | 20024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风力发电机 偏航 轴承 游隙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大型回转支承轴承的游隙的测量方法,具体涉及一 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偏航或变桨轴承负游隙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正在进军风力发电这块全新的“绿色产业”,为了使风力发电机 提升发电效率,增大发电量,叶片的长度、主轴、增速器、发电机等部位 的尺寸也在不断扩大,但同时轴承所负担的荷重也逐渐增加,这对风电轴 承的技术要求非常高。风力发电机上的变桨轴承和偏航轴承均为四点接触 球式球轴承和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沟道尺寸、位置精度要求高,它具有较 高的静负荷能力。变桨轴承主要用于调节叶片角度保证叶片转速恒定,有 带内齿和无齿两种结构,转动范围在0~90°,正常在0~25°范围内。偏 航轴承是风力发电机追踪风向调正迎面风的保证,轴承外圈带齿,转动范 围360°,在90°范围上转动频率最高。特大型回转支承一般使用范围的 直径在1000mm到3500mm左右,用于风力发电机上的变桨轴承和偏航轴承 大大超越该尺寸,属于特大尺寸的回转支承轴承。轴承的游隙分为径向游 隙和轴向游隙,它们是在无载荷作用时,一个圈套相对另一圈套在某一方 向的可移动距离,沿径向移动的距离为径向游隙,沿轴相移动的距离为轴 向游隙,并以多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轴承的游隙。当钢球的直径、滚 道的接触角及圆弧半径确定后,其游隙值取决于滚道直径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特大型回转支承轴承的轴向游隙的测量是采用吊测和百 分表来完成的,如在正游隙状态下,将钢球放置在由轴承内圈外表面及外 圈内表面上的圆弧沟道组合后构成的钢球滚道内,在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一 端面上方吊装一百分表,该百分表的探针抵压在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一端面 上,上下移动轴承的内圈或外圈,轴承的内圈或外圈的平面位置移动量(表 针指示的界限偏差)即为轴向正游隙数值。
风力发电机上的偏航轴承和变桨轴承的内圈或外圈沟道的型式均为 双圆弧45°接触角,再配以钢球。由于特殊的使用特点,其支承刚度的要 求较高,轴承的轴向游隙需采用负游隙,即钢球和滚道间不存在间隙且要 求有一定的过盈量。采用上述方法不能测量出负游隙值,而且不能确定出 其过盈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 的偏航或变桨轴承负游隙的测量方法,它能有效解决轴承负游隙的测量。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偏航或变桨 轴承负游隙的测量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设定轴承内圈和外圈圆弧滚道的半径、接触角及滚道直径;
步骤二,选择一系列以一固定的增量值a增加的直径为d1、d2、d3·· ····的钢球并测量相应的一系列正游隙值y1、y2、y3……,得到的该一 系列正游隙值以减量值为一定值b减小并与钢球的直径成线性反比;
步骤三,寻找当游隙值yn为零的钢球直径dn;
步骤四,以游隙值yn为时的钢球直径dn为基准,增加钢球的直径,计 算得到轴承的负游隙值,即当钢球直径为dn+1=dn+ka时,得到轴承的负游 隙值yn+1=yn-kb,
其中,n为整数,yn=0,k为正数。
上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偏航或变桨轴承负游隙的测量方法,其中, 所述轴承正游隙值的测量方法为:在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一端面上方吊装一 百分表,并将该百分表的探针抵压在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一端面上,再上下 移动轴承的内圈或外圈,轴承的内圈或外圈的平面位置移动量即为轴向正 游隙值。
本发明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偏航或变桨轴承负游隙的测量方法,能有 效解决轴承负游隙的测量,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从而实现了对 风力发电机轴承的生产质量控制。该方法利用一旦轴承内圈和外圈圆弧滚 道的半径、接触角及滚道直径确定,其游隙与钢球直径的变化为一个相同 的定值的原理,由此通过传统的测量轴向正游隙的方法可计算出零位游隙 的所需钢球直径,再适当放大钢球直径,即可得到负游隙的数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合滚动轴承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合滚动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0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