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增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97811.X | 申请日: | 2008-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3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斌;贺锋;陶敏;徐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 地址: | 430072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垂直 人工 湿地 系统 | ||
1.一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增氧系统,它由空气压缩机(1)和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底部连通的下行流池(3)和上行流池(4)组成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2),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2)的底部设置至少三个并联连接的排空管(7),排空管(7)的管壁上开有通孔(8);在下行流池(3)底部的排空管(7)内分别布置并联连接的穿孔曝气管(6),穿孔曝气管(6)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导气管(5),导气管(5)与地表的空气压缩机(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下行流池(3)和上行流池(4)中间设有隔墙,下行流池(3)和上行流池(4)中均填有砂和砾石,下行流池(3)基质层比上行流池(4)的基质层高10~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穿孔曝气管(6)由至少三个水平穿孔曝气管(6a、6b、6c)并联连接组成,分别安装在三个并联连接的排空管(7a、7b、7c)内;穿孔曝气管(6)为PVC塑料管,开孔率为3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排空管(7)上的通孔(8)的孔径为5~7mm,孔间距为150~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下行流池(3)和上行流池(4)中植入芦苇、香蒲、莎草、黑三棱、灯心草、美人蕉、水杉、菖蒲、水葱、慈菇、莲子草、水芹、苔草其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78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