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轨道动态称重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96740.1 | 申请日: | 200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8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石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G19/06 | 分类号: | G01G19/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彦明 |
| 地址: | 222006江苏省连云港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轨道 动态 称重 方法 | ||
1.一种新型轨道动态称重方法,在称重轨道(3)的两个支点之间距两个支点等距离设置两个测重点,测重点设在轨道(3)的侧面水平向的中心轴线上,其特征在于:在测重点表面上附着一层非晶态合金薄膜层(1),在非晶态合金薄膜层(1)外固定有传感器(2),所述的传感器(2)采用三磁极“E”型整体铁芯,中间磁极绕有励磁线圈,两端磁极绕有测量线圈,两测量线圈正向串连,传感器(2)的中间磁极对准轨道(3)侧面水平向的中心轴线,两端磁极在上述的中心轴线的两侧,传感器(2)与中心轴线之间的交角为135±1°或45±1°,通过检测测量线圈输出电压的变化量,从而测量出轨道(3)所受力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轨道动态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等离子喷涂在测重点表面上形成非晶态合金薄膜层(1),非晶态合金薄膜层(1)厚度为50~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轨道动态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传感器(2)通过压盖(4)用螺栓(6)与称重轨道(3)紧固,在正对传感器(2)中间磁极的压盖(4)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装有调节螺钉(5),通过调节螺(5)钉进一步将传感器(2)与非晶态合金薄膜层(1)钉紧,消除气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未经淮海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67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