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荷包缝合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96067.1 | 申请日: | 2008-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9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望东;孙克展;周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072 | 分类号: | A61B17/072;A61B17/115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 地址: | 215021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荷包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荷包缝合器,尤其是一种自动荷包缝合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外科用荷包缝合器是对肠道等生理组织进行外科手术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医疗器械,该仪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进程,对于手术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使用装订仪进行缝合手术时都要在器官残端做荷包缝合,以便在置入中心杆后能牢固结扎,然后才能实施装订手术。实施荷包缝合手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手工缝合,不仅操作极为费时费力,而且进针有深有浅,针距也不一致;另一种是使用荷包缝合钳,以针带线一起穿过夹有组织的钳口进行荷包缝合,缺点是需要用针穿过钳口的一个小孔,操作不方便。
应运而生的自动荷包缝合器,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美国专利US4821939记载了一种自动荷包缝合器,其由把手夹座与钉仓组件组成,两个把手夹座交叉组成剪刀状结构,钉仓组件内有钉、推钉片及荷包线。当夹紧上、下两个把手后,钉仓内的钉就被击发出来,把荷包线固定在组织外壁,然后就可以收紧荷包线扎荷包了。可以看到,制作荷包的过程非常简单、省时,但是因为扎荷包本身是手术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而这样一把自动荷包器的价格却不菲,对于病人来说经济负担加重。
本发明将此专利所记载的内容作为现有技术进行引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小巧、价格便宜的自动荷包缝合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荷包缝合器,包括:上、下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钉仓组件,所述的钉仓组件包括钉仓、及置于钉仓内的推钉片和钉,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的上外壳和下外壳的一端呈枢轴连接且呈角度设置,在工作过程中上外壳相对于下外壳转动并使两者达到相互平行后,所述的上外壳和下外壳相对运动使推钉片将钉推出钉仓外。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外壳的一端有枢轴孔,该枢轴孔内紧配合有一销轴,所述的销轴穿过设置在上外壳一端的滑动槽,所述的销轴可在滑动槽内转动或滑动。
再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动槽的形状包括圆孔部分和长槽部分,所述的销轴可在圆孔部分内转动、可在长槽部分内滑动。
再进一步地,所述的销轴包括有两个相对的圆弧面部分和两个相对的平面部分,所述的平面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圆弧面部分的直径,所述的销轴的圆弧面部分与枢轴孔紧配合。
再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动槽的长槽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的销轴的圆弧面部分的直径,且又大于所述的销轴的平面部分之间的距离。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外壳和下外壳在初始状态时呈锐角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下外壳表面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的防滑装置为防滑软胶或防滑纹。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下外壳之间设置有防止两者在初始状态时转动的扭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外形小巧,使用方便,可以作为其他手术器械的一个附件一起包装出售,节约了材料成本,可以降低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此自动荷包器可以满足更小的手术空间使用,所以可以扩大使用范围,为医生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自动荷包缝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自动荷包缝合器的上、下外壳分解示意图。
图3:本发明自动荷包缝合器的钉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本发明自动荷包缝合器在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本发明自动荷包缝合器在工作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7:本发明自动荷包缝合器在完成缝合后的示意图。
其中:
1上外壳 2下外壳 3销轴
31圆弧面部分 32平面部分 4钉仓
5推钉片 6钉 7枢轴孔
8滑动槽 9防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自动荷包缝合器,如图1-图4所示,包括:上、下外壳1、2,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钉仓组件,所述的钉仓组件包括钉仓4、及置于钉仓4内的推钉片5和钉6。本发明的钉仓组件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同的是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的上外壳1和下外壳2的一端呈枢轴连接且呈锐角设置,在工作过程中上外壳1相对于下外壳2转动并使两者达到相互大致平行后,所述的上外壳1和下外壳2可相对运动使推钉片5将钉6推出钉仓4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外壳小巧许多,制造方便并且节省了大量的原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60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设备用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网络容量的改善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