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因特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SCSI服务质量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81460.3 | 申请日: | 200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1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曹苍眸;陈玄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因特网 小型 计算机系统 接口 iscsi 服务质量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因特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SCSI服务质量QoS控制方法, 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持包括发起端(Initiator)设备与目标端(Target)设备的存储区 域网络(SAN),能对不同的iSCSI服务质量控制对象进行服务质量控制并可简 化服务质量控制方式的iSCSI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因特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以 下简称:iSCSI)基于TCP/IP协议,用来建立和管理IP存储设备、主机和客 户机等之间的相互连接,并创建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 SAN)。SAN使得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协议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网 络成为可能,这种传输以数据块级别(block-level)在多个数据存储网络间进 行。SCSI结构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其通常应用环境是:设备互相靠近,并 且这些设备由SCSI总线连接。iSCSI的主要功能是在TCP/IP网络上的主机系 统(启动器,initiator)和存储设备(目标端,target)之间进行大量数据的封 装和可靠传输过程。此外,iSCSI提供了在IP网络封装SCSI命令,并且运行 在TCP上。
目前我们所涉及的SAN,其实现数据通信的主要要求是:1.数据存储系统 的合并;2.数据备份;3.服务器群集;4.复制;5.紧急情况下的数据恢复。另外, SAN可能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中。 因此,必须确保所有SAN操作安全进行并符合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简称QoS)的要求,而iSCSI则被设计用来在TCP/IP网络上实现以上这些要 求。
当今,随着存储市场的日益扩大,IP SAN以其经济性、易于部署性以及 良好的兼容性得到迅速发展,客户对IP SAN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着10G以 太网的出现,IP SAN将与传统高端的FC(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SAN 一争高下。而iSCSI协议则是IP SAN的基础。
通过iSCSI协议实现的存储服务器产品多种多样,存储服务器可以由一个 或多个目标端(target)组成。在存储对话中,请求的发起端被称为启动器 (initiator),请求的处理端被称为目标端(target)。对话(session)可分为 发现(Discovery)对话和正规(Normal)对话,使用者通过启动器和服务器 建立发现对话来查询服务器具有多少目标端等基本信息;服务器把可以对使用 者可见的目标端通过此对话返回给启动器;使用者还可以从返回的目标端中选 择一个或多个目标端进行登入,登入成功后,启动器就和特定的目标端建立了 正规对话,使用者便可以进行iSCSI请求及访问。
然而,目前,iSCSI协议并没有提供强有力的服务质量QoS的支持,iSCSI 服务的QoS基本上只能通过下层协议的支持来实现。具体的,iSCSI协议建立 在TCP/IP协议簇的基础之上,因而iSCSI服务的QoS只能通过TCP/IP协议 簇上的QoS来实现。
这样,现有技术中iSCSI服务的QoS的实现便会存有一定的缺陷。首先, iSCSI服务需要了解底层TCP/IP协议簇的QoS控制方式,由于不同的操作系 统,其QoS实现的用户接口不同,这就给iSCSI服务的统一控制带来了不便。 其次,由于iSCSI服务和QoS的实现不在一个层面,控制的粒度(操作对象 的大小)也不同,这就使控制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例如,如图1所示,当我们 希望对一个iSCSI对话(session)进行QoS控制时,由于一个iSCSI对话可能 使用多个连接(connection),如:TCP连接,那么对于这些连接,iSCSI服务 需要分别进行QoS控制并进行协调,因此,使控制的复杂性大大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14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铸用滑块式鱼雷真空阀
- 下一篇:高压渣浆泵用机械密封介质隔离降压装置





